第一五零章張安世的智慧之光(1 / 2)

漢鄉 孑與2 5136 字 1個月前

第一五零章張安世的智慧之光

董仲舒是一個很有辦法的人,也是一個著名的教育家,這兩點雲琅是清楚的,隻是沒想到這個老頭居然會有辦法到這個地步。

這個時代想要出名,就必須有拿得出手的學問,而拿得出手的學問還需要有大量的擁護者。

擁護者的地位越高效果就越是明顯,因此,董仲舒才會心痛的將自己的儒家學問比作一個絕世美人。

原本,董仲舒是看不上劉徹這個人的,隻是因為劉徹是皇帝,這才勉為其難的將學說貢獻了出來。

名望,董仲舒是不缺的,大漢國的高層人士已經在公孫弘與胡毋生的潛移默化之下,逐漸接受了公羊學說,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迅速占領一般的讀書人的心靈陣地。

如果依靠他去講學,累死也教授不出來幾個弟子,如果,依靠雲氏最先進的印刷技術,將他的學問記錄在書本上,然後再廣而告之,這對公羊學說的散布太有利了。

儒家的大聚會,一般也就是讀書人的大聚會了。

不用想就知道,到時候來長安的讀書人會非常的多。

在這個時代,人的求知欲是呈爆炸狀態的,隻要聽說有名師在聚會,那些在學問上有疑問的讀書人即便千裡也會背上乾糧來聆聽名師的講道,然後再心滿意足的回去。

還有一些人自認為自己的學問已經學成了,來長安見名師的機會就更加重要了。

如果能夠僥幸在這樣的聚會上展露了才華,萬一被名師推薦給皇帝……一個鯉魚跳龍門的事件就會成為現實。

董仲舒如何能夠放過這樣的好機會,自從聽到雲琅的承諾之後,他寧願雲琅在他的著作上添加廣告,也要促成《春秋繁露》這本書的刊印,一張嘴,就是三千冊。

“三千冊,印書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這三千冊書有三千人可以送嗎?”

雲琅抱著厚厚的一遝手稿,有些拿不準。

董仲舒聽雲琅說了一個送字,心情就變得很好,左臂被宋喬打了石膏,移動不便,大力的揮動右手道:“不會少於五千人!”

雲琅笑了,朝董仲舒拱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就刊印五千冊,某家以為,十天時間足夠了。

隻是這本書上同樣會套上有雲氏錢莊奉贈的字樣,還請先生見諒。”

“這是自然!”董仲舒表現出了難得的大度。

張安世並沒有像雲琅說的那樣立刻去找富貴城的子錢家們告訴雲氏錢莊這個驚天的決定。

而是回到書房開始研究,在雲氏錢莊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之下,該如何儘量的將利益最大化。

損失掉的經濟利益,自然要有補償,張安世以為,不論是子錢家韓澤,還是子錢家熊如虎,亦或是彆的子錢家,在雲氏已經拿出大量雲錢的時候,他們就該開放通道,讓他們屬下的錢莊,全部變成一個通用的錢莊點。

通過這些點連成一條條的線,最終編製出一張碩大無朋的金錢網絡。

這一年的子錢大戰,已經讓雲氏從固守的兩成利降低到了一成二分。

而彆的子錢家,為了跟雲氏爭奪客人,也不得不講利息下降到了一成二。

如今,一成二的利息已經成了天下人的共識!

子錢也從暴利時代進入了微利時代。

這就是張安世這段時間做的主要工作,很明顯,他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直到天亮,張安世才算是換算清楚了得失利弊,清晨的時候,疲憊不堪的張安世,將厚厚的計劃書放在雲琅桌麵上。

“你預備讓子錢家上繳一部分金銀?”

“是的,雲錢的發行曆來是按照我們手裡的金銀多少來發行的,如果這些子錢家想要雲錢,給他們多少雲錢,他們就該繳納多少金銀為質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