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平天下?(1 / 2)

漢鄉 孑與2 5071 字 1個月前

第一五六章平天下?

雲琅想說指南針的時候,東方朔要說天下大事,現在,東方朔想說指南針的時候,雲琅卻隻想跟他說農桑。

人是一種非常感性的動物,有時候做事完全是被一時的衝動簇擁著狂奔,等到完全冷靜下來之後,就會覺得很無趣。

這就是機會的得失。

東方朔如果有參與指南針製造的背景,他應該能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劉徹的視線,可惜,他似乎更喜歡抱怨。

“雲氏以桑麻起家,如今正在培育新的家禽,蒙陛下厚愛,也獲得了一些新種子,如今也陸續有了結果,先生不妨一觀。”

東方朔才走到雲家的雞舍豬圈邊上就不願意再走了,歎口氣道:“某家努力一生就是為了脫離雞豕農桑,明知道這裡麵有大文章可做,某家還是不能說服自己,不看也罷!”

雲琅看了東方朔一眼道:“為官到底是為了什麼?”

“自然是敬君王,牧四方,平天下!”

雲琅點點頭不再說話,東方朔是一個有話就說的人,這應該是他最真實的想法。

雲琅從來沒有指望過這個時代的官員會站在百姓的立場上說話,即便是有一些看似為民張目的官員,他們實際上是站在律法的角度上在做事,實際上還是為了皇權的穩固,不許其它人做一些過於過分的事情。

百姓生產糧食,生產各種物資在他們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在他們眼中,百姓就是乾這個事情的。

可能是豬圈,雞舍勾起了東方朔一些不好的回憶,所以他跑的很快,轉瞬間就不見影子了。

雲琅回頭瞅著滿身雞毛的孟大,孟二,再看看乾淨的豬圈裡麵養著的那些肥豬,不由得搖搖頭。

農家的產業都是有關聯的,比如豬羊,雞鴨鵝的糞便可以肥地,可以提高糧食的產出,糧食多了,反過來又能飼養更多的牲畜,以及雞鴨鵝,這些東西一旦多了,又能改善百姓的夥食,減少人們對糧食的需求量。

這是一門大學問!

一門很大的學問,東方朔卻棄之如敝履,直到此刻,雲琅才可以肯定地說,東方朔將來在仕途上未必能超越喜歡養雞鴨鵝的孟大跟孟二。

雲琅也能清晰地看到孟大,孟二兩人最後的下場,這兩個智力有缺陷的家夥,將來一定能夠享受一輩子的榮華富貴而無傾覆之憂。

劉徹即便是再暴虐,也不會傷害這兩個隻會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不可能生出任何壞心思的傻子。

短短的一日時間,東方朔就錯過了兩個能夠讓他一展宏圖的機會……

“中山人公冶長擅長鳥語,並時常以此為傲。有一天一隻烏鴉對公冶長說: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羊,你吃肉,我吃腸。

公冶長就去了南山,果然發現了一頭剛剛死掉的羊,於是他就把羊背回家大吃了一頓,隻是忘記了給烏鴉吃羊腸。

後來有一天,烏鴉又對公冶長說: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羊,你吃肉,我吃腸。

公冶長大喜,再一次去了南山,結果,南山裡隻有一個剛剛被人殺死的商賈。

公冶長才要跑,就被官府捉住,百口難辯之下,被官府當做賊人給砍了腦袋。

所以說,人有異術並非好事!“

清談這種事情,從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有用簡短的小故事來講述一個深刻道理習慣的隻有道家。

雲琅見東方朔一直在看著自己,知道這個故事是他講給自己聽的。

就舉起茶杯笑道:“先生出自道門?卻不知修習的是老莊,還是黃老?”

東方朔笑道:“我酷愛莊子,就是擔心自己會有劈棺驚夢的殘酷經曆,所以我隻愛婦人一年……”

李敢瞅著東方朔道:“何為劈棺驚夢?”

東方朔笑道:“莊子妻年少,曾與莊子相約,君死我絕不再嫁,守節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