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大漢皇帝亂揮刀(1 / 2)

漢鄉 孑與2 5218 字 1個月前

第九十三章大漢皇帝亂揮刀

“小郎,老嫗估計啊,咱們家這一季桑蠶,能產六千束絲,接下來,就要開始煮繭繅絲了。

家裡的器具不全,要儘快添置。”

劉婆今天收拾的很乾淨,頭發油光光的梳在腦後,隱約有點桂花油的味道。

有了成果,這個老婦人坐在雲琅麵前再無昔日唯唯諾諾的模樣。

說到六千束絲,雲琅對這個數字是沒有概念的,他僅僅記得在某一個青銅器上,曾經記載過匹馬束絲的典故。

也就是說,一匹馬,一束絲可以兌換五個青壯奴隸!

那個時代估計要遠比西漢早,不過,以西漢的社會發展,一束絲也不會便宜到那裡去。

“一束絲可以換一袋米!”劉婆擔心雲琅這種不學無術的富貴子弟對一束絲沒有概念,用手比劃了好大一袋米,好讓雲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白米!”

說完話,又補充了一句。

雲琅一句話不說,就在家裡的大櫃子裡找竹簡,劉婆賣身的竹簡,好不容易找到了就放在劉婆麵前道:“想恢複良人身份不?”

劉婆眼中垂淚,哽咽著道:“老嫗跟女兒兩人如何做良人?老嫗願意在莊子上給小郎做牛做馬一輩子,隻求您容老嫗將女兒養在身邊,待到她出嫁的時候恢複她的良人身份。”

雲琅笑道:“男孩子都有身契,女孩子就沒有身契,她本身就不是仆役,還談什麼良人不良人的。”

劉婆愣了一下道:“沒有?”

雲琅笑道:“男孩子是沒法子的事情,他們隻要過了十二歲就要繳納賦稅,為了逃避賦稅才給他們訂立了身契,女孩子又不用,十五歲之後才算成人,我們為什麼要訂立身契啊?”

劉婆端端正正的一頭磕了下去,雲琅攔都攔不住,劉婆磕頭完畢之後流淚對雲琅道:“小郎,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雲琅哈哈大笑道:“你不說我也知道我是!

這是你的身契跟三兩好銀,存好了,給閨女當嫁妝。”

劉婆破涕為笑,收起了三兩好銀,卻把身契留在原地,見雲琅不解,就笑道:“老嫗還是繼續當仆役的好。”

“聰明人啊!”雲琅挑起大拇指誇讚一下。

見劉婆笑眯眯的看著他,就笑道:“沒想到養蠶的利益這麼大,既然是一個好路數,我們就不能放過。

劉婆,你從仆婦裡麵挑出三十個人,咱們家準備建立一個大大的專門養蠶的作坊,現在規模小一些,等咱家的桑田長成之後再建一個大大的,如果可能,我們就建立一個有五百人規模的養蠶場。

你來當養蠶場的掌櫃。

你現在就下去做準備,要買還是要做什麼器具,就找你閨女跟醜庸她們列出單子,然後去陽陵邑購買,沒有的我們找工匠做。”

劉婆無端得了一個大掌櫃的身份,又是歡喜又是擔心,被雲琅鼓動如簧之舌忽悠了一番,就雄心勃勃的去乾事了。

沒想到第一次養蠶,就弄了六千束絲,如果把養蠶事業規模化,利潤還會進一步的提高。

這個世上還沒有人能比雲琅更清楚規模化養殖的利益有多麼的令人心動了。

雲琅早就把自己定位成了農夫,既然是農夫了,當然要走養殖這個符合身份的行當。

等家裡的牛羊豬雞鴨鵝多起來了,一個個的都給它規模化養殖,就算沒有防疫措施有可能會損失一些,不過,不要緊,隻要成功一次,就能經得起兩次的損失。

更何況,現在這個時代有沒有雞瘟,豬瘟還兩說呢,至於羊瘟,牛瘟,馬瘟還是存在的。

大漢的馬廄裡麵往往會有一隻猴子在裡麵亂跳亂蹦躂,被人稱之為“弼馬溫”,據說馬廄裡養猴子就能避免馬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真的,曆史有記載。)

馬牛羊被成群結隊飼養的時間太長,出現這些疫病不算稀奇,而豬,雞,鴨,鵝還從未被大規模飼養過。雲琅很想試試。

大漢農民之所以會過得如此淒慘,最大的原因就是生產力極其低下,農具極度的落後,農業最發達的關中都是這副模樣,不難想象關中以外的地方是個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