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四個紅盒子(1 / 2)

漢鄉 孑與2 5718 字 1個月前

第一七三章四個紅盒子

劉徹非常的憤怒!

衛青這是在挾恩自重!

麵對明日就要接受璿璣城最後治療的衛青,劉徹強行壓下心頭的怒火,吩咐蘇稚明日一定要全力以赴,而後,便匆匆離開了。

衛青一直在笑,哪怕嘴角有鮮血溢出來他依舊在笑。

蘇稚給了用了針灸之後,他不再吐血了,臉上的笑容卻沒有消褪。

“明日就看你的了。”

衛青小聲的對蘇稚說了一句話,就輕輕閉上了眼睛,他的身體極為虛弱,不允許他再做多餘的事情。

心願了了,生死也就無所謂了。

他知道皇帝聽了一定會非常的生氣,劉徹是他見過的人中最驕傲的一個。

這時候告訴他大漢國掉進了劉陵的圈套,他如何會接受?

大秦國的強大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劉陵在打什麼主意皇帝也是聊熟於胸的。

大秦國距離大漢國有多遠皇帝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不用大秦國打過來,劉徹自己早就想派大軍殺過去了,如果不是路途實在是遙遠,這個時候,大漢的猛將霍去病,雲琅等人應該正在大秦國境內為大漢國開疆拓土。

這個念頭早就存在於劉徹的心中,最早的時候,他更想在雲琅,霍去病等武將在外廝殺的時候完成自己的郡縣製大業。

等大軍班師回到國內的時候,大漢國的改革早就水到渠成的完成了,根本不用這麼麻煩!

路途實在是太遠了,逼迫的劉徹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他嫌路遠,大秦國元老院中的首腦們,應該也會做出如此判斷。

劉徹不認為執掌一個帝國大權的人會是一群傻子。

東方,是他劉徹的,至於西方……也該是他劉徹的……

征伐不了大秦國,劉徹對於西域從未放鬆過。

李廣利被雲琅等人攆出玉門關的時候,雖然沒有給他帶回來汗血寶馬,卻帶來了西域的各路消息。

這些年,張騫,蘇武兩次離開了玉門關進入了茫茫戈壁,他們的腳步一次比一次遠,尤其是年輕力壯的蘇武,他不僅僅到了身毒,甚至嘗試著與大秦國建立某種聯係。

大漢軍隊雖然停留在了敦煌,玉門關,陽關一線,大漢國的捕奴團,與鑿空西域的使者團卻越發的龐大。

就在今年,根據玉門關守將稟報,離開玉門關的捕奴團人數最多達到了四千人,且全副武裝。

而蘇武帶領的使者團,與其說是使者團,不如說是一支合格的軍隊,大漢國五百名最彪悍的騎兵,足夠蘇武在西域之地做任何事。

劉徹早就不是昔日的劉徹,他沒有任何耐心與任何人達成什麼談判。

不僅僅是,就連留在西域的軍隊也有一句名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就在這句口號的激勵下,離開中原遠赴西域淘金的大漢人屢禁不絕。

他們就像是一柄橫掃荒原,戈壁,沙漠的巨大鐮刀,不斷地收割著西域的財富與人口。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想到衛青說的這句話劉徹就很想大笑出聲。

如今,對大漢國經濟貢獻最大的不是國內的農夫,也不是商賈,而是大漢國強大無匹的軍隊。

雖然國內的悍將都留在了長安,可是,還有無數的軍司馬,校尉們統領著大漢國的軍隊,為大漢國搶回來一車又一車的奇珍異寶,各種風情的美人,一群,一群接一群的奴隸。

國家已經把賦稅降低到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步,大漢國依舊能夠朝氣蓬勃,皇帝依舊可以靡費無數,全靠那些軍卒們在外劫掠供養。

這個時候說什麼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隻有將周邊的各種蠻夷全部變成奴隸,大漢國才能一騎絕塵的飛速發展。

隻要國朝的大軍在外一日,大漢國就會越來越強大,周邊的蠻族終歸會回歸蠻夷。

步行回行宮的劉徹走到宮門,見雲哲正在一絲不苟的寫字,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