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堂堂大胤朝,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替朕分憂解難嗎?”
看到大臣們都默不作聲,雍熙帝的眼中隱隱閃過了一絲怒火。
就在這時,站在左側文官首位的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兼領班軍機大臣張廷玉挺身而出:“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無論是女真族還是瓦剌族,都企圖在我們大胤國遭難時趁機掠奪,但我們有九邊固若金湯的防線,他們又怎能輕易攻破呢?”
“目前最迫切的任務是迅速平息大同的戰亂,隻要迫使韃靼人退卻,甘肅和遼東的危機自然會得到解決。”
“陛下,臣認為吏部尚書的提議很有道理。大同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如果繼續拖延,恐怕局勢會發生變化。”
兵部尚書魏東亭聲音洪亮地說道。
“臣等讚同兵部尚書的觀點。”
滿朝官員異口同聲地支持。
此刻,皇位上的雍熙帝感覺到額頭的青筋在跳動。
朝堂上,除了張廷玉和魏東亭提出了實質性的建議,其他人都像無腦一般。
如此龐大的朝廷,數百名官員卻大多是庸碌無為之輩,這真是一種悲哀!
同時,神京的永定門外,一名錦衣騎士策馬飛奔,背上插著三麵小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捷報!捷報!征北軍大敗韃靼敵軍!”
“捷報!捷報!征北軍大敗韃靼敵軍!”
他洪亮的聲音回蕩在整個城門,隨著他的奔馳,這消息迅速傳遍了京城的每個角落。
中央大街上,行人紛紛避讓。
報捷的錦衣衛一路無阻,直接衝入皇宮。
“陛下!”
“大同來的捷報到了!”
乾清宮的內侍蘇培盛激動地衝入殿內報告。
什麼?
聽到這話,皇位上的雍熙帝猛然站起,臉上滿是難以置信。
他即位三年來,戰報頻頻,但從未聽說過捷報,今天突然聽到這樣的消息,又怎能不震驚。
“陛下,大同鎮派出了八百裡加急的捷報信使到神京。”
“那名錦衣衛信使此刻正在殿外等候。”
蘇培盛急忙補充道。
“快!快讓他進來!”
雍熙帝已經無法掩飾內心的激動,大聲命令道。
“是。”
乾清宮的內侍蘇培盛親自走出大殿迎接。
金鑾殿內的文武百官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殿門的方向。
沒過多久,一名滿臉疲憊的錦衣騎士大步走進大殿,恭敬地行禮:“錦衣軍百戶周順參見陛下!”
“平身,快將捷報詳細道來。”
雍熙帝的臉上滿是急切,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那名錦衣軍百戶。
錦衣軍百戶周順迅速從懷中掏出一份帛書,高高舉起:“陛下,這是征北大將軍親自撰寫的戰報。”
“八月十五日,驃姚校尉賈鈺率領三千騎兵,渡過斡難河,直達狼居胥山,成功攻破韃靼的王庭,俘虜了包括韃靼王子、紮薩克圖王子等重要官員及其家屬共一百二十七人。”
“八月二十九日,征北軍、大同守軍與宣府守軍在大同鎮外與韃靼軍隊展開了決戰。”
“驃姚校尉賈鈺親自率領部下,從漠北衝入韃靼敵軍的後方,當場斬殺了韃靼大汗車不登班珠爾,奪取了黃金大纛,大破敵軍。”
“我軍趁機猛烈追擊,取得了大勝。僅有三萬韃靼騎兵逃脫,數十萬敵軍屍體遍布大同鎮外。”
這個消息震撼了整個金鑾殿。
大同勝利了,征北軍勝利了,韃靼大汗被殺,王庭被摧毀,這是千載難逢的偉大勝利啊!!
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震驚得目瞪口呆,就連一向沉穩的張廷玉也無法保持鎮定。
然而,在群臣中,有一道身影正露出驚恐的表情,那就是工部員外郎賈政。
與此同時,乾清宮的內侍蘇培盛迅速從錦衣軍百戶周順手中接過奏報,恭敬地遞給了雍熙帝。
雍熙帝急不可耐地拆開奏章,一字一句地審閱,所有細節均被一一核對,確認真實無誤後,他終於無法再保持皇帝的莊重威嚴!
“嗬嗬嗬!”
“嗬嗬嗬!”
“妙!真是妙啊!”
皇帝熙大笑不止,神情顯得極為振奮。
登基距今已經三年有餘,他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大敗蠻族,迫使三十萬敵軍全體投降,這次的戰果足以與曆史上漢武唐宗時期的豐功偉績相媲美,他終於擺脫了長久以來被視為先皇“替身”的尷尬地位。
“蘇總管。”
“傳朕旨意,賞銀三百萬兩,賜禦酒千壇,以示對軍隊的犒賞。”
“命令征北大元帥牛繼宗儘快帶兵回朝,領受封賞。”
雍熙帝毫不猶豫,即刻頒布了聖旨。
“遵旨。”
乾清宮內的侍從立刻奉命,迅速派快馬前往大同傳達旨意。
這一勝利的消息如春風般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百姓們歡呼雀躍,特彆是驃騎校尉賈鈺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
無人不曉,賈家這位年輕校尉的威名,他千裡奔襲,大敗蠻族王室,俘虜了上百名貴族,戰績輝煌,更在荒原上大殺四方,親手斬殺敵軍可汗,此等英勇,誰人能及!
更令人驚歎的是,賈鈺今年不過十六歲,甚至比曆史上的英雄霍去病還要年輕一歲。
國家擁有如此英才,怎能不令天下人讚歎!
消息一傳到賈家,寧國府和榮國府都為之震動。
“老祖宗。”
“大同的戰事已經結束,瑒少爺應該很快就會回來了。”
“皇上已經下令,要在永定門外親自迎接征北的軍隊。”
在榮慶堂內,賈政輕聲向賈母彙報。
“嗯。”
“瑒少爺雖然是東府的人,但他也是我們賈家的一員。”
賈母將目光投向賈珍,輕聲囑咐道:“珍兒啊,我們就在榮國府內擺一桌酒席,好好慶賀一番吧。”
儘管因為過去的事情,賈母對賈鈺有些不滿。
但這兩府中,能擔當重任的隻有這個嫡孫,她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賈鈺能照顧這個家族。
因此,不論出於何種考慮,賈母現在隻能選擇與賈鈺和好。
“是。”
賈珍當然不敢拂了賈母的麵子,當即答應。
聽到這話,堂上的女眷們表情各異。
王夫人心頭生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憤恨,‘這畜子怎麼就沒在戰場上丟了性命,還回來添什麼亂呢?’
邢夫人與尤大嫂子保持著她們那固有的冷漠,賈鈺的勝敗與她們沒有太大的瓜葛。
李紈的眼眸裡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仿佛被某些過往的記憶所觸動,而王熙鳳與秦可卿則是心有靈犀地望向各自的伴侶賈璉與賈蓉,失望的神情如出一轍。
就在這時,林黛玉從丫鬟口中得知了消息,她步履匆匆地趕往惜春所在的小院。
“三妹妹啊,你的二哥哥就快回來了。”
“真的嗎?二哥真的要回來了嗎?不會是騙我的吧?”
惜春正在專心地繪畫,聽到這個消息後,那張清秀的小臉上寫滿了期待。
林黛玉用溫柔的聲音對她說:“當然是真的,你二哥哥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皇上龍顏大悅,打算重重賞賜他,他很快就會回到京城了。”
“太好了,二哥說他回來的時候,會給我帶來特彆的禮物,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見到他了。”
惜春沒太注意林黛玉的話,隻是聽到賈鈺要回京,就露出了純真的笑容。
看到這一幕,林黛玉的腦海中也浮現出了賈鈺的身影,臉上不自覺地泛起了一抹紅暈。
旁人可能沒有注意到,但她的侍女觀言卻看得一清二楚,心中暗想:‘也許用不了多久,東府就會迎來一位新的夫人了。’
......
在遙遠的大同。
賈鈺並不知道京城因他的消息而大震動。
此時的他已經收到了娜仁托婭的回信,得知賽罕部的一萬輕騎兵已經從壩上高原趕到了宣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