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但看產量,已經遠遠超出太華國境內很多地方的產量了。根據各地上報上來的畝產來看,正常的畝產在二百三十升到三百二十升之間,換言之,畝產超過三百,都算高產了,殿下。不知道您是從哪裡得到這樣的消息,是否可靠。 這樣高產背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李遠的情緒顯然被調動起來了,他很少發出那麼一連串的問題。
司馬昱見他問得還算有條理,便拿起赫連緋的信件,找到關鍵的信息說道:“她說有是三方麵的原因,一是因為培育出了耐寒高產的良種,這個是最重要的原因,良種的培育是由一個叫做鄭少瑜的年輕人完成的;二是因為當地土地很是肥沃,也許一年到頭隻有這麼一季糧食,但是產量和品質卻是遠超凡品的;三是因為精耕細作,雖然田地很多,但他們也在改良農具,數百畝的地,隻有二三十的壯勞力就能夠完成耕作。”
李遠更是震驚:“耐寒高產?難道是遼州?!殿下,遼州可不比江南,那邊水源光源都不足,卻能種出如此高產的糧食,可見這種子絕對是至關重要的!殿下,鄭少瑜這個人才能必定遠超在下,不知道可否讓在下見見這位……”
不懂行的人,看著也許就覺得輕飄飄的,不就多產了那麼點產量,但放在遼州那種惡劣的環境下,那就真的十分不平凡了。這人可以稱之為驚才絕豔了!
東來卻忽然像想起來什麼似的說:“額,殿下,這位鄭少瑜公子奴才有些印象,似乎早年間跟著來京述職的遼州郡守鄭有恩大人的公子,不過這些年鄭大人帶的都是另外一位公子了。 不知道您是否還有印象,這位鄭少瑜公子與赫連家大公子交情頗深哪!”
有東來的補充,司馬昱對赫連緋信中提及的種種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而且,緋緋還說,若是鄭有恩大人不能慧眼識珠,還希望他能夠給鄭少瑜一條路,畢竟這樣的人才不能浪費。
李遠也十分期待地看著司馬昱,很顯然,他很想跟這個與自己誌同道合的人見見麵。
“嗯,好,李遠,你先代替我去跟鄭少瑜公子見見麵。 我給你寫拜帖,你須得去找赫連府的四小姐,得到她的準許後再去。事關民生大計,你須得慎重考察,回來向我細細稟報。 ”司馬昱雖然不覺得緋緋會欺騙自己,但畢竟事實太過誇張,他有些起了猶豫。
若此事此人是真的,那他可要好好感謝緋緋了。
李遠欣然,種地人以往隻知道埋頭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