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家都是心知肚明(1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3304 字 2024-04-14

唐紹儀見載汲已經看破,心裡倒是很開心,便搖頭晃腦的問道“既然張三小朋友已經看出本人的意圖,那麼可否解釋得更具體一些呢?”

為了避免直接暴露身份,載字輩三兄弟便改換姓名,載澤改叫張一,載澈叫張二,而載汲則叫張三。

至於弗朗西斯,倒是沒有使用假名字,隻是拒絕說出自己的姓氏。

小朋友就是喜歡玩這種“告訴你,又不完全告訴你的,捉迷藏小遊戲”。

載汲見唐紹儀有意讓自己展示一下,當然不會客氣。平時在家裡,他最壓抑的事情就是奕譓總是讓他內斂,明明已經清楚明白的事情,還要在那裡討論來討論去,無聊啊。

載汲當即侃侃而談道“唐少的任務是要調查黛青勞工的詳細現實處境,並且提出解決其困境的方案。但是大部分黛青勞工和他們的後代生活在西海岸的三藩市,而不是這裡。

那麼為什麼唐少要在這裡開設活動呢?不能簡單的認為這裡與他的居住地更近便,要知道有東西鐵路支持,花旗國東西兩岸雖遠,但也不過是數日之距,相比更大的調查資源,多花幾天的旅途時間是完全值得的。

事實上,我聽說已經有一些同學請假離校去外地做實踐作業了。

所以,唐少在茶樓開聯絡處,目的就是要利用春田市現在特有的資源。

春田市有什麼特殊的資源呢?首先就是對黛青人的友善印象。這當然主要得益於留學幼童們的貢獻。與其他僑民不同,留學幼童都是我黛青最優秀的一群少年菁英,素質、能力、儀表、節操,各方麵都是頂級水平。這樣的人才,到哪裡不討人喜歡呢?花旗國人也是人,他們有一百多個家庭接待了留學幼童,而這些家庭又輻射影響了周邊至少十倍的鄰居,於是起碼有一千多個家庭,對黛青人最直接的印象,主要就是這些留學幼童。

也因此,都是好的印象。

當然,這裡的多數黛青僑民還是勞工,但是因為數量遠遠低於西部,所以整體上春田市民對黛青人的印象,絕對要好過西部。

所以,首先大環境上,春田市要比西部更容易開展工作。

而其次呢,唐少一定發現了,這個茶樓是屬於道末道學館的,道學館的館長也是黛青人,而且是精通各種黛青國學的那種。而來到這個茶樓的黛青人,也相對比較有身份的見識。至少這些人還是心裡很渴望家鄉文化的。

所以,唐少才會選擇在道學館茶樓開展工作。

我說得對吧,唐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