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找不到溜球王族(1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3606 字 2024-04-14

紫禁城能夠得到合理的修繕,那當然也就意味著後宮所有人,尤其是兩宮與皇的身體和精氣神會更好了。這個事情,往小了說隻是皇室自己的事兒,但是往大了說,皇帝與太後們的健康安危,難道不是全國最重要的事情嗎?

所以,既然這錢怎麼說也是以溜球的名義“捐增”的,黛青帝國當然也就有必要給予溜球一定的回報的。

而溜球最需要的回報,當然就是黛青支持溜球的恢複運動。

總之,按照計劃,溜球公司開始建立起來。雖然這個公司完全是在黛青注冊的,但是卻以溜球人的名義運營,並且跟很多國家開展業務。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對福摩島的各種開發。建立大規模的種植園、修公路、修鐵路、建工廠、建碼頭。進山挖礦,遠海捕撈。總之,什麼賺錢就乾什麼。

所賺的錢,除了優先按一定比例注入紫禁城修繕基金,其他的則被用於進一步發展商業、招募人才,最重要的就是組建武裝安保力量。

倭奴憑什麼能夠占領溜球?還不是武力強大船堅炮利嗎?而溜球王族和上層官僚始終沒有發展起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而過度依賴於在黛青和倭奴之間搞平衡,這才是導致溜球最終被滅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溜球遺民領袖們一致認為,隻要有了錢,除了“孝敬”黛青皇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

不過,暫時這個想法還不可能立即實施。

因為溜球的流亡王廷暫時卻還是建立不起來。因為溜球王尚泰本人和整個溜球王族甚至很多異姓世家大族都被遷到了倭奴,還被授予了倭奴國的爵位。

尚泰獲得的是侯爵,其他溜球貴族各有不同爵位和封賞。

實話實說,倭奴對溜球貴族們的待遇尤其是對王族的待遇,還是說得過去的,隻不過監控也是極其嚴密的。尚泰想要離開倭奴人的控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廢藩置縣”是以完全和平的方式進行的。尚泰根本沒有組織哪怕最輕微的抵抗,可以說整個溜球就是“傳檄而定”。這雖然一方麵是倭奴的強勢壓迫,但另一方麵也未嘗不是尚泰的配合。

泰尚的意思這裡就很清楚了。如果借助黛青的國際威望可以阻止倭奴的兼並,那麼當然是最好不過。如果不能,那也不要讓溜球人承受兵災戰火,乾脆就徹底投降就算了。

反正這些年來,在黛青和倭奴兩個大帝國中間玩平衡木,受夾板氣,泰尚也好,他手下的文武官員也好,已經夠了。

亡國固然是悲慘的,但是比起每天提心吊膽,苦心維持,反而也是一種解脫,至少死了不用再“活遭罪”了。

這樣的情況下,尚泰也好,其他王族也好,怎麼可能來擔任流亡王廷的首腦呢?

溜球國王族和世家大族都被倭奴“一窩端”,遷往倭奴本土,留在溜球的隻有一些普通平民,而同時倭奴還在不斷的把倭奴人移到溜球當地定居。

還有一部分人則逃離溜球,在其他國家流亡,尋求恢複溜球。

這些人主要都是世家大族,和王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都不是王族正統,所以也無法擔任組建溜球流亡王廷的責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