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見狀,連忙扶住盛宣懷,連稱“不敢當,不敢當。”然後附耳輕聲道“我這裡還有一份小小薄禮和一封書信。煩請盛賢弟轉交李鴻章大人,為愚兄多美言幾句哦。”
那是一封書信,寫給李鴻章的,請盛宣懷轉交。與書信一起的,還另有一份厚禮。
聰明的盛宣懷立刻明白了,此人並不是單純的有意救災,而是想借救災結交李鴻章。
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人家畢竟是解了自己的大困啊。不就是轉交一封信嘛,小意思啦。盛宣懷立即痛快的答應了。
他並沒有注意到,胡雪岩的眼中那一絲輕蔑。
可是當他把書信轉交給李鴻章的時候,李鴻章卻明顯表現出不滿。
“這個胡雪岩,你怎麼沾上他了?”李鴻章淡淡的說道。
盛宣懷答應過要替胡雪岩美言的,所以儘管李鴻章態度不是很好,他還是還是講了些胡雪岩的好處,畢竟人家是捐了善款,又給李鴻章送上禮物。
“知道了。你這次立了功勞,原來的差事就不要再做了。老夫幫你討個四品知府的頭銜,具體事務你把手上的事情交待一下,這幾天先幫我起草一份籌備輪船招商局的草案。”
當官不打送禮的,這是黛青官場的規矩,否則,恐怕要餓死一大半的黛青官員。
所以現在李鴻章的表現很反常。
盛宣懷受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胡雪岩這麼不受李鴻章待見卻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李鴻章不明說,盛宣懷也不好追問。但又覺得這裡麵一定有問題,情急之下,向自己的父親發出了一封急信求問。
盛康很快回複兒子四個字“朝楚暮淮”。
盛宣懷頓時明白了。
胡雪岩本來算是左宗棠的人,現在卻又來結交已經投靠李鴻章的盛宣懷,而且向李鴻章投書送禮。這難道不是很明顯的問題嗎?
一種可能,胡雪岩事主不專,一麵效力於左宗棠,一麵又想與李鴻章建立某種聯係。如果是單純的商人,這樣做的問題並不是很嚴重,最多是不夠講究,可是胡雪岩畢竟頭上戴著二品頂戴啊。作為一個官場中人,哪怕他本質上是一個唯利是圖不問派係的商人,隻要他還穿著這身官衣,那麼他就要對於自己的官場立場認真對待。否則就是背叛的行為,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可能引起其整個官場的共同排擠。
而第二種可能,就更可怕了。
如果胡雪岩是假意結交盛宣懷,其真實目的是要借此打入淮軍集團內部,並最終對李鴻章不利,那麼盛宣懷可就“引狼入室”了。
盛宣懷雖然聰明,自幼接觸官場環境,又在家族產業中也磨練了一段時間,但畢竟還是太年輕。他更多的是精於實務,正經做事情絕對是精明乾練,對於普通的人情世故也足能夠應付自如,但是對於這種錯綜複雜的朋黨博弈,他確實還是不能掌握得了的。
好在,畢竟是官三代,一種說不出的官場敏感讓他覺察到一絲難以說明的不妙。
而關鍵時刻盛康幾個字也點醒了盛宣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