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高下立判(2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4050 字 2024-04-14

但是李伯約很清楚的看出他們的心意,如果換一種更自由的環境,他一定儘量引導孩子們釋放自由的天性,但是在現在這個場麵,還是算了吧。

李伯約把孩子們帶到一個剛剛搭好的,帶著一個大風車的簡易房前。

“孩子們,這是一個西洲古典式的磨坊,它通過風能帶動風車,然後再帶動石磨。現在我們看看它的內部構造。”說完,帶著孩子們走進磨坊,進行了一次參觀。

春天的風,總是很大的,風車一啟動,就迅速的旋轉起來,帶動磨坊開始工作。

同樣一刻鐘,磨了十袋麵粉。

光統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這個小房子,比驢還能乾啊。

於是有人很想用棍子去捅一捅這個房子,當然也隻是想一想而已。

“孩子們,我還沒問呢,你們就把答案說出來了。”李伯約笑著說。

“李師傅,這房子真厲害呀。”光統說。

“哦,這個啊,還不是最厲害的,我們再看看這個。”李伯約說著,指揮工人對小磨坊進行了調整,將風車接在了一個機器上。

然後,再次添料,工作,這一次居然磨出了三十袋麵粉。

“哇!”剛才大家已經看過了風動磨坊的效果,覺得已經非常快了,相當於十頭驢了,而這一次,換了個機器居然相當於三十頭驢了。

“孩子們,這就是機械的力量。”李伯約認真的說道。

載汲什麼也沒說,因為怕不小心會泄露先知樓的技術機密。同樣的設計,他是看過的,據說已經是十年前的技術了,現在西洲最先進的比這個還厲害。

就這樣,李伯約先展示一次黛青現在使用的農業技術,再展示同一類型的工作通過西洲技術是怎樣完成的,前前後後展示了十幾輪。

最終都是一個結論,西洲的農機技術,遠超黛青很多,而這種超越的關鍵,就在於對機械的使用。

然後,孩子們就下課各回各宮了,反而那些旁觀的成年人,卻留了下來。

西慈看了看身穿一身黛青官服的李伯約,那張年輕的臉上,洋溢著自信和勝利感。

西慈悄聲對東慈說“姐姐,這農耕本是咱黛青的根基,中土和南土的百姓可都是以農為生,以食為天啊。咱們古倫和塔拉不擅長種田,可是人家西尼人可是種了幾千年的田啊。想不到,跟人家洋夷差了這麼多?”

東慈表情凝重的點了點頭,道“有些人,天天說洋務,可是隻說什麼洋槍洋炮,卻從來不提這田畝之事。我說洋人怎麼這麼厲害呢,這麼多年都打不過。人家地種得就比咱們好,那打起仗能不強嗎?”

東慈這裡說的有些人,顯然是指那些洋務派。可是偏巧,主要的洋務派大臣也好,保守派大臣也罷,今天都沒來,倒是清流派的來了幾個,比如翁同龢等人,倒不是他們關注機械洋務,而是因為他們是上書房的師傅,事關教學還是要看看的。

說到底,所有人都隻把這件事看做一次皇族子弟的學習,就像當年泰熙帝時期,給皇子們開設西學課程一樣。並沒有往國家大計方麵去想。所以大部分官員也就沒來。

看台分為三層,最上層是兩宮,兩宮之下坐著四皇叔王,即皇五叔,惇親王奕誴;皇六叔,恭親王奕訢;皇七叔(實為生父)醇親王奕譞;皇九叔,孚郡王奕譓。再下麵,則是一眾對皇族學習感興趣的王公大臣,其中相當一部是皇學子弟的家人。

可是偏偏這些人這次看到了非常關鍵的國家大計,一時間看台上下,議論紛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