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左宗棠收複西域的時候,加特林機槍已經問世十餘年,各方麵的性能已經更加完善,一分鐘可以連續發射一千餘發子彈,被稱為“格林炮”
現在,為了這次演習,左宗棠把所有這些武器全部都亮了出來。
最初,是最傳統的黛青鳥槍,和老式的黛青神威炮。普通黛青軍人們帶著這些武器要推進到了很近的位置才開始發射。因為隻有這樣的距離才有可能打中目標。一開始,當擊中的目標是一些樹森林和石塊的時候,這些攻擊還是有一些效果的,飛沙走石,甚是熱鬨。可是當這些武器打擊移動堡壘的時候,結果就像撓了個癢癢。那些移動堡壘被打中後,不僅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反而似乎被彈藥打掃得更乾淨更光亮了。
接下來,輪到西式的七響槍、毛瑟槍,以及加特林機槍先後登場了。結果熱鬨是真熱鬨了,動靜更大,火力更密集,烏煙瘴氣,聲音大的都趕上過年了。但也隻是熱鬨而已,這些武器根本打不動移動堡壘。
終於輪到劈山炮展示實力了。劈山炮名為劈山,顧名思義,連山都可以炸開,可見其威力的強大。黛青軍先是用劈山炮炸了附近的幾個山頭,直接把山削平了。但是,當其擊中移動堡壘之後,也隻是動靜大了點,並不能造成實際性的傷害。
這個時候,伊利城上的“觀摩”的羅斯國軍隊,早就被驚呆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甚至沒有想到過,世界會有這種“堅硬的王八殼子”。這外麵真的是鋼板嗎?怎麼這麼硬,炮都炸不動?
可是接下來的表演,才真正是讓他們嚇到怕操作。
隻見輸出之後的普通黛青軍,迅速撤離戰場,留下了大量防禦設備——護盾、鐵車、以及堅固的工事。
在整個場地上的普通黛青軍和武器全部清零之後,十五輛移動堡壘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了。
僅僅十分鐘。
戰場上所有的防禦設備全部擊潰。
不要說護盾和鐵車被打得無影無蹤,就連那些用石頭壘起來的堅固的工事,也被炸成粉末。
城上的伊利軍這時已經嚇得麵無土色了。太快了,太密集了,這是怎樣的火力發射,他們的炮筒不會炸膛嗎?他們的槍管不會發熱嗎?這樣的速度,已經超出這個時代職業軍人的認知了。
野戰炮和加特林機槍,這是他們已知最強大的武器了,事實上,羅斯軍也根本不可能大量的準備這類武器。事實上,直到去年,羅斯軍才剛剛從意誌國進口了一批意誌國的克虜伯野戰炮,以強化羅斯軍在這方麵的不足。可是現在看來,這些全身裝甲的還能快速移動的家夥,其主炮的威力遠在野戰炮之上,而兩側發射的武器火力也遠超加特林機槍。
這真的是一直以來印象中黛青帝國那種落後軟弱的辮子兵嗎?
可是,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形勢已經不容他們再做多想。隻見十五輛移動堡壘突然一字排開,並排向伊利城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