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如果按照a位麵的曆史,羅斯帝國要在公元1880年才會正式接待來自黛青帝國的第二位談判大使。然而,在b位麵,時間才隻是1878年,羅斯帝國就已經不得不準備好用最高規格的禮節迎接了黛青帝國第二代一等毅勇侯曾紀澤了。
曾經澤,也就是黛青人常說的曾小侯爺或者曾少侯爺。
曾侯。這個稱謂,是非常榮耀的。
因為整個黛青二百餘年的歲月裡,通過戰功獲得侯爵的西尼人,非常有限,而其中姓曾的,僅僅曾國藩一人而已。所以,隻要冠以姓氏,就可以知道是一等毅勇侯。
光宗耀祖啊。
但這份榮耀,是曾國藩一刀一槍,踩著無數屍體,從血海裡打出來的。
而現在,曾經澤也要去完成一項更加光榮耀祖的任務——與羅斯帝國談判。
如果是在a位麵,原本羅斯帝國是不屑於與黛青過早談判,也不準備與黛青真正有誠意的平等的談判的。羅斯帝國原本的意思,就是把黛青打得服軟,然後再簽訂一個城下之盟,就像之前與黛青簽訂的各種條約一樣。
但是在各種的博弈之中,羅斯帝國的外交壓力和軍事威脅都告失敗,真槍實彈硬打的話又拿不出那麼多真金白銀的資金。最後才迫不得已的接受了談判解決爭議。
而且,在談判的過程中,羅斯方代表非常囂張,不僅各種爆粗口,砸桌子。野蠻、粗鄙、暴力之氣儘顯,簡直是毫無掩飾的粗俗。由此可見羅斯帝國對於黛青帝國完全沒有一點的尊重之意。
但是現在,在b位麵,羅斯帝國對待曾經澤,是真真實實的尊重了。
那是因為左宗棠搞了一次驚心動魄的軍事演習。
就在伊利城下。
在收到十五輛“移動堡壘”之後,左宗棠真的是驚呆了。
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神兵利器啊。
人可以躲在被裝甲完全覆蓋的可以自由移動的堡壘裡麵,隨時能向外發起攻擊,卻根本不用擔心外部的攻擊。
左宗棠最感到驚異的還不僅僅是這種武器的厲害,更驚異於這種武器居然是黛青自己研發、設計、製作而成的。在當前的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而這些武器的設計者,居然是還不到二十歲的一個年輕人。
“我黛青複興有望啊!”左宗棠不禁感動的老淚橫流,少年智、少年強,這才是真正的希望啊。原本,他以為整個黛青隻有自己和極少數人肯奮發圖強,敢於與洋人硬碰硬的鬥爭。自己雖然有勇氣有謀略,但是在科技方麵卻實實在在的不如洋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道末這樣的年輕人,居然已經可以達到這種水平了。
“看來,人家早就在下功夫,隻是不張揚。難得,難得啊。”左宗棠細細思想與道末的有限的接觸,越發佩服這個看上去人畜無害,與世無爭的少年。做起實務來,居然這麼靠譜。
移動堡壘可以來的這麼快,是因為在修築東齊各鐵路的同時,內務府還悄悄的修了一條從東盛直通西域的鐵路。現在終於用上了。當然,以後還會更多的用得上。
乘火車與移動堡壘同來的,還有一百餘名操作技師,以及五百四十挺的馬克沁機槍。
在a位麵,馬克沁機槍原本是1883年發明的一種真正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這種機槍可以實現自動連續射擊,射速高達每分鐘六百發。是真正的殺人機器。
現在,b位麵才到1878年,原本是不應該有這東西的,可是載汲把他弄出來了並且裝備到了移動堡壘裡。
但是因為些東西太複雜,想要迅速把普通士兵訓練成成熟的操作者,是不切實際的。所以,必須派出事先專門訓練好的操作技師來進行操作。
這些操作技師們為左宗棠和西域大軍現場展示了移動堡壘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