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這都不是重點(1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3687 字 2024-04-14

羊州百姓都知道道末的功績,無不對道末感恩戴德,奉若神明。要是道末極力反對,甚至有些人想為道末立祠。

所以,即便沒有製約,大多數人也是不會故意泄露“先知園”的秘密的。但不排除有“意外”發生,比如之前那個人差點說走嘴就是一例。

“人的道德是最不可靠的,人性是不能試探的,因為人性根本沒有底線可言。”載汲經常強調這種“管理信條”。正是在他的堅持下,道末才同意與入園的工人簽訂所謂的“協議”。

結果事實證明,載汲是對的。

即便人沒有犯錯之心,也一定會犯錯,甚至犯罪。

道末覺得載汲的這個觀點很特彆,就在上課的時候問載汲這個思維是怎麼來的。

“告訴你也沒有關係,畢竟你很快就會知道的。那是我的一個老師,準確的說是我的代父教我的。”說這話的時候,載汲正在他與道末共同的“心靈空間”裡。

儘管是道末單獨掌控的空間,可是載汲還是保持一副自己才是“家主”的派頭。他穿著華麗的貴族休閒服,頭上卻留了一個不到半尺長的極細小的辮子,反而前額不乾不淨的留著一些毛刺。道末曾經質疑過載汲的這套形象,太不正經,簡直比他這個化外人還不受拘束,哪裡像個貴族宗室?

可是載汲告訴他,至少在他的那個年代,宗室就這模樣,而且以此為潮流。據說他有個族兄弟,乾脆把辮子都剪了。當然,此舉太過前衛,引起諸多長輩們的不滿。

這倒是讓道末相當震驚。

要知道,剃頭辮發,可是黛青入主中土以來,非常原則的一項法令。

除了自己這種三清弟子,可以保留滿發,就隻有所謂的三寶弟子不用辮發了,但是三寶弟子必須剃個光光頭,還不如辮發呢。

三清三寶兩宗門的弟子獲得這種權力,在黛青實屬特權。除了他們之外,整個帝國上自皇帝,下至乞丐,所有的男人都要剃光前額然後再在後麵留一條粗大的辮子。

凡是不保留這種發型的,隻有一個結果——殺頭。

這就是傳說中的“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據說黛青入主中土之初,還真的因為執行這道法令,殺了很多人,有時候甚至是一個縣一個縣的屠殺淨儘。而這種極慘烈的事件大多發生在南土,一時間,人間猶如地獄。

後來,到了翔隆年間,又發生了一起影響整個帝國的“靈災”事件,據說有妖僧出來,專門剪人辮子,而被剪了辮子的人,也就失去了靈魂,而就被剪辮者任意操控。為此帝國成立了專門的降妖機構,拘捕甚至誅殺了很多人,才把這股“靈災”鎮壓下去。

這樣的事情給整個帝國留下的心理陰影之大,是極深刻的。可以說自翔隆以後,帝國每個人都視辮子為生命,哪怕死了,也要好好的保護起來。甚至在前線戰死,或在外地身死的人,屍身難以送回原籍,就把辮子剪下來。

因為人們相信,黛青帝國男人的靈魂,藏在辮子裡。

而這種觀念,最初就是古倫人的傳統風俗。對這種風俗最執著的,則是孟古覺羅皇族。

所以,道末很難想像,僅僅幾十年之後,黛青帝國最核心的皇族宗室們,居然連發型都不講究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