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維新舉措(1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2656 字 2024-04-14

文廷式繼續講道“明治維新。主要有以下幾條舉措,我們分彆解讀一下

首先是廢藩置縣,這點實際作用非常大。之前倭奴是分封製,幕府再假天皇的名義分封大名,大名再進一步分封自己的家臣,家臣再分封自己的武士……層層分封下去。當中央需要征用人力、物力的時候,命令到了地方,地方可以不執行,地方隻執行地方諸侯的命令而不是中央政府的命令。這項改革措施實施後,理論上隻要朝廷一道命令,就可以管理到帝國的每一個村鎮。

其次是廢除職業世襲製,倭奴人是原本的傳統是,任何人做任何工作都是子承父業,一個人做什麼工作,他的子孫後代也隻能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作。而且所有的行業還按照“士農工商”等等類彆,分成不同的等級。這項製度對於社會的穩定當然有好處,但是不僅非常的不公平,而且也使得社會失去了發展的空間。唯一的好處就是匠人們因為隻能從事某項工作,所以會在這個領域將技能發展到極致。

廢除職業世襲製度後,倭奴舉國所有子民,在天皇麵前都名義上是一律平等的。而這對於社會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這樣會把大量低端行業的人口釋放出來,從而產生海量的自由勞動力。工商業主們可以獲得更多更優質也更廉價的勞動力。普通人有機會改變自己所從事的職業。

第三,全麵學習。主要是學習大西洲和北星洲的西方文化,用以取代了之前從普綠王朝和大野王朝學習的古代東方傳統文化,開始改革服飾、發型等。而最重要的則是教育,倭奴人太重視教育了。舉個例子,在黛青很多女孩子是得不到受教育的機會的,倭奴的情況下與我們差不多。可是西化後的倭奴國,卻從各個方麵學習西洲,他們居然讓幾乎所有健康聰明的女孩子都得到一定的受教育機會。

前麵幾點可能還比較虛,都是格局上的,觀念和思想上的。而第四點就非常實際了。那就是興辦實業。倭奴采取由國家出資,請夷人管理,由本國參與並學習的方式,開辦大量的工廠、銀行、商貿等西方現代產業。很多東西,倭奴人原本自己是生產不出來的,隻能依賴進口。不僅費財費力,而且大多數人還是享受不到先進技術的益處。現在倭奴人自己有大量的企業可以生產,也有自己的銀行和商貿體係來支持,倭奴人不僅省下很多錢,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的實力增強了。以前普通百姓享受不到和利益,現在可以享受到了,以前上層貴族不敢做的大夢,現在可以做了。

第五看似簡單,但其實非常重要。那就是宗教解禁。這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這其中最大的舉措就是明治六年倭奴取消了對聖光會傳教的禁令。要知道這一政策,在整個德川幕府二百餘年的統治期間,一直被堅定的執行。可是現在,一下子就廢除了。

重要的是,這是倭奴人自己主動廢除的,並非像咱黛青是在夷人的槍炮威脅下被迫開放。而由此給倭奴國各方麵帶來的發展更是難以估量的。他意味著,倭奴人的心,已經改變了。不再是那個孤立內卷關起門來自以為天下第一的倭奴國,而是一個打開國門,平等自由的與外部聯係的倭奴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