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樣和皇上一直僵持著,隻怕淮安侯府這個年也過不安心了。您之前不也教導過我
,讓我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若借著替皇上生母追封的事情,皇上一定會對您愈發孝順的,之前過壽那會兒沒能給您加了微號,許借著這機會,皇上會允了呢。”
聽著鄭皇後最後一句話,郭太後一口氣差點兒沒喘上來。
這皇後,都這個時候了還和自己玩心機。
她是因為微號的事情壽辰那日丟了很大的顏麵,可如今,皇上借著給生母追封一事,也
允了她的微號,她難道就臉上有光了?
見姨母氣成這般,鄭皇後也知道自己有些失言了,急急又道:“姨母,您也知道我嘴笨,我不是故意惹您生氣的。我這不是怕您不同意嘛。”
連著多日和皇帝冷戰,郭太後又豈會不知道借著台階下。
雖說皇後給她出的這主意讓她著實沒有想到。
可若她忍了這委屈能換來東宮和淮安侯府的平安,她又怎麼會不願意。
她老了,有多大的能耐一直和皇帝這樣僵持著,隻怕會最終連最後一絲母子情分都不剩了。
想著這些,她撫了撫額,這先帝爺在時候,她是中宮皇後,膝下沒有子嗣,皇帝便養在她的身邊,更是記在了玉蝶上。
也因為他那生母不過是南邊逃、難來的宮女,祖籍家眷至今未查清,所以郭太後從未想過,這一個死去的人了有朝一日會讓自己這樣難堪。
可這感慨歸感慨,如今她也隻有這一招可走了。
見郭太後這神色,鄭皇後如何能不知,姨母這終於還是點了頭了。
她難掩欣喜的開口道:“姨母,那賈氏當初不過一個宮女,即便被追封,還能越得過您不成?”
“何況皇上尋了這麼些年,也未找到自己這母族,屆時也不會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入京,得了爵位。”
聽完鄭皇後這番話,郭太後也不多說什麼,隻借口自己乏了,便遣了鄭皇後下去。
瞧著鄭皇後離去的背影,郭太後目光也看不出喜怒,半晌之後才開口道:“你去打聽打聽,是誰給皇後出謀劃策了。若說著主意是她自己想的,哀家才不信她有這腦子。”
景嬤嬤開口道:“聽聞今個兒鄭家世子爺往坤寧宮去了,這是不是世子爺說了什麼。”
郭太後聞言,眼中更是詫異。
可想到他如今的處境,鄭閔又即將娶了祈王妃娘家侄女,她也就不覺得那麼詫異了。
這人都是為了自己謀生路的。鄭晟也不會是例外。
隻他膽子倒是不小,竟敢給皇後出這樣的主意,郭太後不覺對他有些刮目相看呢。
慈寧宮外長長的宮道上,鄭皇後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賴嬤嬤看她這樣子,笑著道:“娘娘,這太後娘娘再是不願意,可也得顧及淮安侯府的
。又豈會真的不鬆口。”
聞言,鄭皇後輕輕點了點頭。
半晌的沉默之後,鄭皇後意味深長道:“因著此事,晟哥兒肯定會得了皇上的青睞,等他真正掌控了這京城防衛那一日,本宮多少手中有些倚仗了。”
郭太後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低這個頭,那這件事情也不可能再拖著,這不,直接就打發了
人往東暖閣去,說明了自己的意思。
是以,在鄭皇後回了坤寧宮不到半個時辰,皇上往慈寧宮去的消息便傳了過來。
聞著這消息,鄭皇後不免長歎一聲:“晟哥兒這主意,真是做到皇上心坎上了。”
賴嬤嬤緩聲道:“依著奴婢看,是娘娘您有本事。若不是您抬舉世子爺,也不會如此順利的解決了眼前這危機。”
聽著賴嬤嬤的話,鄭皇後眼中的笑意更甚。
“好在那賈氏去了這麼多年了,慈寧宮裡也唯姨母獨尊。而且姨母肯主動提及給那賈氏追封,皇上日後定會愈發孝順姨母的。”
此時的慈寧宮裡,可不是一片和氣。
郭太後拿起桌上的茶輕抿一口,看承平帝眼中的笑意,她到底是開口道:“哀家老了,按說這事兒原本早該提上日程的。這若不是皇後提及此事,哀家許還有些想不到呢。”
承平帝聽她這麼說,如何不知她是為了什麼,笑著拿起身側的茶輕抿一口,卻並未表明態度。
看他這樣,郭太後也知道鄭皇後一次又一次自作聰明,皇上不可能絲毫沒有芥蒂。
不過,左右這眼前的危機解決了,郭太後也沒再多說什麼,借口自己乏了,就遣了承平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