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來,錦衣衛在入京官道護路殺了不少流民,京畿往來貴胄看不入眼鬨到皇上那裡,讓皇上沒了麵子。朝中文官看見這是一個機會便開始大做文章,錢寧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在這個事情上自然是要負責的。”
東華郡主頷首而思喃喃道:“原來如此。那麼若是要扳倒錢寧便要訴他草菅人命,損了皇帝的聖譽。而錢寧便是要辨稱流民之亂是人禍,錦衣衛殺人是保護皇城安全不得已而為之。皇帝兩邊都不信,便是要張大人您來查清真相。”
“郡主大人冰雪聰明。”張睿舒了口氣,心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容易。自己隻是略一介紹情況,東華郡主自己立刻便能推導前因後果,給大家都節省了不少時間。
“這麼說來皇兄可真是對您十分信任呢,張大人。”東華郡主對張睿說道。
大明朝每每朝中黨爭的時刻,都如同暴風一般,幾乎沒有人能不被暴風所裹挾。兩派相爭有的時候,並不是每個人自己能選擇立場。你爸是誰,你老師是誰,你老婆是誰的女兒,你經常和什麼人一塊玩,你哪一年中的進士,甚至你多年前就是一位畫畫大佬的粉絲,而大佬今天的立場就已經決定了你在風暴之中的站位。
“那麼本郡主就好奇了,在這場大戲之中,張大人站哪一邊?”麵對這個和自己在關外鎮撫流民事業息息相關的人,東華郡主選擇直球發問。張睿在錦衣衛的官職自然不是能束縛他的理由,而真正影響他查案的,當然就是他有一個有立場的爹。
而英國公自然是站在文官集團一邊,要義正嚴詞的除掉錢寧這個朝廷的毒瘤。就如同7年前,他們通力合作以造反之名除掉劉瑾一樣。
張睿還是苦笑,但是堅定的回答道:
“回郡主殿下在下,哪邊都不站,在下隻要真相。皇上也是深知在下的作風,這才把這件天大的案子塞給在下。因為皇上要的,也是真相。皇上並沒有著急這個時候處理錢大人,皇上心中還有大事,而錢大人對他還有用。”
“如此,甚好。”東華郡主聞言舒了一口氣。這件案子若不是交到張睿手裡,彆的人隻怕是做不到這個境界。若是真的為了除掉錢寧這個過氣的惡人,不惜犧牲京畿彙集各地受災的幾萬流民,讓他們變成了文官討伐錢寧的工具。那這個朝堂上所謂的“正義”和錢寧江彬這些佞臣所行之事又有什麼區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