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徐鵬(2 / 2)

“劉寺正,你那邊查的怎麼樣了。”徐鵬又吩咐道。

劉寺正應了一聲歎息道:“屬下已經查明於評事急需大筆金錢用途,原來是為了和玉風坊翠雲樓的一位叫如意的青樓女的私情,想給她贖身用的。”在座同袍聽到寺正這話,無不扼腕。

大好青年原來竟是為了一個青樓女丟了命。

可惜,真是可惜了。

就連徐鵬也忍不住歎道:“他的書畫我看過,潛心修習本可成大器。”想到這裡他心中不忿右手猛砸了地板。大理寺才子相惜同仇敵愾是出了名的,正因為有如此團結清澈的氛圍這裡才能成為六部九寺中的一股清流,人才濟濟生生不息。

“查了那個如意了嗎。”他默了一陣忽然想到。

“去翠雲樓尋了,但是老鴇說案發當天他就被人贖身走了。贖身人的信息是人家隱私,沒有公文翠雲樓無權向我們提供。”劉寺正回道。

徐鵬齜牙:“獵狗,你持我令親自去刑科批下駕帖。速查這個如意的蹤跡抓回來好好審。”這個時候如果是錦衣衛查案,根本就沒那麼多事了,徐鵬心中恨道。

“得令!”獵狗捕官一抱拳站起身來速速辦事去了,他的腿是真的不麻。

“現在事情都清楚了,這件案子從一開始,買家就想定了要找一個大理寺的官員收買,之後滅口,隱藏自己身份的同時進一步行動達到他複仇的目的。這些人是什麼人?是如何知道於評事剛好需要錢的問題?

又是通過什麼方式說服他知法犯法?這些問題是我們馬上要偵查的焦點。螳螂,馬上調查近一個月於少輝可能接觸的所有人。

二位評事今天的奏報你們都聽了,速去尋推官推演案情,如有成果馬上奏報!

諸位,這件案子確實沒有那麼簡單,凶手可能還會大範圍犯案。傳令下去所有人不得回家休息輪班偵查!”

“得令!”三人齊齊的應了徐鵬之後恭敬的退了出去各自辦事了。

很快碩大的演示廳隻剩下徐鵬一人。

他看著手中的一卷卷案情,忽然回想起張睿的那句話“你家丟東西了。”然後閉著眼睛琢磨了良久,忽然一下子笑了出來,好一句你家丟東西了。

這小子搞不好可能六天之前就已經猜到了他現在才知道的一切,居然也不差人來知會一聲。看來......徐鵬歎了一口氣。

他如今是誰也不相信了。

張睿

從德勝門探望完四個照馬縣小兄弟之後,張睿又饒有興致的陪著三個女人逛起街來。

他們一行四人坐馬車上抱著內城向東饒了小半圈,不一會就從北邊的軍營來到東邊的隆福寺廟街。

隆福寺因坐落在東城,與護國寺相對,俗稱“東廟”。

此時正值太陽將要落山,是人們飯後帶著孩子老婆逛街的黃金時間。廟街上人流如潮,店家開始點上一些好看的燈火吸引遊人的注意。

京城的遊人們穿紅戴綠漫步在此,沒有白天馬車的喧囂。大家臉上都樂嗬嗬聽著看著沿途叫賣的商販聲,聽著茶樓傳出曲唱聲,好不熱鬨。

隆福寺是朝廷最旺的香火院之一,那個時代人們燒香拜佛不管對達官顯貴,還是市井小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一樣。

大家無論是生老病死,婚喪嫁娶亦或是考取功名。

招財進寶,甚至搬遷出行開工動土都要求助於佛祖保佑,來寺廟裡求個簽,許個願燒香拜佛那都是剛需這一點和後世人完全不同。

那個時代的人們有太多未知的事情,隻能從佛經和一些封建迷信中尋求答案。

所以你可以理解為佛學道學,就是那個時代的理論科學。現在的人們多麼相信科學,那個時候的人們就多麼相信宗教和封建迷信。

其實不難明白。因為幾年之後你會看到一個一心求道成仙,煉製長生不老丹的一個叫嘉靖的人,你可能覺得他夠迷信和愚昧了吧。

嘉靖那時候的史書怎麼也能看到從大漢朝開始到現在一千五百年的事情了,青史留名的皇帝數百位,誰活過一百歲啦?

但是沒辦法,就算他是皇帝他有全國上下最精銳的儒生學士為他出謀劃策。但也不能突破時代的天機。

皇上尚且如此底下的貴族平民那更是不能免俗。所以拜佛求簽、求道問學、答疑解惑的這些人多了,尤其是有錢人多了,那麼商機就來了。

沿著寺廟的必經之路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條天然的商業街。

一開始隻是有人賣些佛珠熏香和某某大師開光的護身符。久而久之品類就繁多了起來,有賣書賣畫兒的文人墨客。

有賣小吃、服飾、熏香、胭脂的各種小店小攤兒。還有戲院茶樓,飯店酒檔。乾脆徹底的轉型成為綜合性文娛商業街。

畢竟有了寺廟這個人流量的入口。隻要人一多,什麼東西都會有人買。

今天天氣正好傍晚涼快,又恰逢廟會,附近王府居住的貴族、東郊民巷使館區的外國人、貧苦市民和近郊農民都來了。

在這裡大家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土特產品,可以吃到多種地方風味小吃,還能看順天的民間戲曲《竹枝詞》。隆福寺鼎盛時據說有“一日能消百萬錢”的盛景。

“要是祁大人和伯生也在就好了。這麼熱鬨的地方,就我們幾個女人逛還是有些悶了。”伯夫人還沒有逛過這麼熱鬨的街市。

看著這一幕幕繁華的盛景,她也是喜不自禁地說了一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