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指日可待(2 / 2)

名為慕容三藏的少年笑道:“這不是怕大王不肯相見。”

慕容麾笑過之後,冷哼了一聲:“少說這些,你父子現在都是逆反之賊,遠房宗室,也敢惦記皇位嗎?我奉命討伐,你來我的帳中,莫不是想要送我一樁功勞?”

慕容三藏聽聞這番威脅之後並沒有慌張,繼續微笑道:“大王,我父子之舉,不過是為了自保爾,大王也說了,我父子遠支宗室,怎麼敢有非分之想?但大燕的天下是夏肅王跟隨太祖打下的,夏肅王又是武穆皇後所出嫡長子,如今的天下,合該是夏王一脈才...”

“可以了。如果你隻是想跟本王說這些,那麼我就下令把伱拉出去砍了,然後將你的人頭送去對岸的曆城。”

慕容麾對於這些話並沒有暴怒而起,也沒有拍手讚同,好像是對這些完全不感興趣,神色相當淡然。

慕容三藏隻能掏出一些乾貨來,“大王,太祖雄才偉略,入定中原,文帝踐祚,威服四方,南平殘魏,西逐吐穀渾,及今上,兩征高句麗天下皆苦,死百萬眾,海內沸騰,遍地狼煙,又殘害宗室,先後誅趙王、蜀王、秦王、晉王、鹹陽王、太原王...就說三月北巡,不聽諫言,被突厥人圍困與廣武月餘,我大燕此後於西北諸虜還有何顏麵?”

“今日我父全據青州,並非是為了謀奪大位,而是為了大燕的江山社稷,如今徐州的譙王代王,荊州的襄王,淮南的陳王,涼州的韓王,吳郡的彭城王等諸多宗室,都已經與我父盟約,撥亂反正,正在此時啊...”

“請大王為大燕天下長久計。”

慕容麾聞言麵色突然變得嚴肅起來,大燕各地都有宗室坐鎮,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

主要是為了鉗製和各地的豪強以及世家大族,避免出現前魏之時困局。

畢竟魏文帝、魏明帝將宗室廢掉以後,各地做大的都是世家門閥,若不是宣帝的極限操作,讓大魏幽而複明,大魏早兩百年前亡了。

在加上慕容氏是鮮卑人出身,本就是異族,雖然與中原世家聯姻,又漢化已久,但部落製度殘留還是深遠影響著大燕的各種製度。

即便是乾掉了諸多宗室大臣的慕容英,也不得不一邊防範猜忌,一邊委以重任。

如果真的有這些坐鎮地方的宗室結成同盟,想要廢掉慕容英,還真的有可能。

“行了,少在這說這些空話,我受陛下信重,都督一州軍事,又是世襲罔替的親王,為何要跟你們這些叛賊同流合汙?好了,念在同姓慕容家,這次我不殺你,回去告訴你父慕容選,告訴他朝廷大軍已經到了,讓他束手就擒吧。來人,帶他出去。”

慕容三藏沒有在爭辯,而是躬身拱手,隨後跟著進來的軍士退出了大帳。

從慕容麾的大帳走出來,慕容三藏其實已經汗流浹背了。

剛才說的話,半真半假,慕容選的確跟許多宗室有聯絡,並且與其中幾位訂立了盟約。

但現在那幾位遲遲沒有起事,恐怕打的就是讓慕容選投石問路盤算,先消耗一下朝廷中軍的實力,再伺機起事。

真要是各地的宗室全都造反,那就不是現在的聲勢了。

而夏王慕容麾沒留下他,也沒殺他,其實已經說明很多問題了。這是在觀望。

觀望這場大戰能打到什麼程度,若是青州方麵能扛住中軍的進攻,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其他各地的宗室就都會望風而起,以慕容英的性格,必然會對宗室和朝臣更加暴虐。

眾叛親離,指日可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