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金齏玉膾,來自楊廣的點讚!(1 / 2)

《趕山日常:被國寶拖家帶口賴上》全本免費閱讀

【牛批,原來刺身是咱們華夏發明的!】

【終於有人站出來糾正這個誤區了,陳老爺威武!】

【那些說刺身是外國發明的,臉疼不疼?】

【隋煬帝都稱讚的‘金齏玉膾’,聽起來就很好吃!】

【陳老爺太牛了,不僅會做美食,還懂這麼多曆史知識!】

【小日子跟其他國家,都是偷學咱們的,哼(驕傲臉)!】

“鬆江鱸,肉質白嫩細膩,尤其適合做魚生刺身!”

“並且。”

“鬆江鱸肉質鮮美,沒有土腥味兒。”

“至於大家最擔心的寄生蟲問題,就更不必擔心了...十萬大山裡這溪水的水質,肉眼可見的乾淨透徹,寄生蟲非常少。”

“再說了。”

“魚生刺身這種美食,偶爾嘗一次無所謂。吃出問題的人,都是本來魚類的來源水質不乾淨,再加上常年吃魚生刺身的緣故。”

陳北邊說著,邊拿起一半魚身。

接下來。

他用精湛的刀工將魚肉切成薄片,每一片都薄如蟬翼,透光可見。

“做刺身時,魚肉要切得足夠薄,這樣不僅能保持魚肉的鮮嫩,還能更好地品味到魚肉的鮮美。”陳北從背包拿出隨身攜帶的盤子,將切好的魚片整齊的擺放在盤子上。

【這刀工絕了!】

【每一片生魚片,都薄如蟬翼,牛批!】

【我剛才仔細看了,每一片生魚片都潔白如雪,透明如鏡,一條寄生蟲的影子都沒看到!陳老爺說的是真的,十萬大山裡的魚基本沒有寄生蟲!】

【陳老爺這刀工,就算有寄生蟲也被切死了!】

“好了,接下來我們來烤魚!”

陳北將剩下的一半鬆江鱸,用各種調味料醃製了一番。

隨後。

收集了一些乾柴,用打火石點燃篝火。

又用樹枝做了一個簡易的烤魚架,將鬆江鱸放在篝火上慢慢炙烤。

烤魚的過程中,他不斷的翻動烤魚架,確保魚肉均勻受熱。

與此同時。

他也沒有忘記利用魚骨熬製魚湯。

他將魚骨和魚頭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和幾片采集的野薑,開始慢慢熬煮。

隨著火焰的炙烤。

鬆江鱸表皮變得金黃酥脆,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直播間。

網友們看著陳北熟練的動作,以及那隔著屏幕仿佛都能聞到的香味,全都忍不住吞咽口水。

【口水已經止不住了!】

【看餓了!】

【鬆江鱸刺身,烤鬆江鱸,鬆江鱸魚湯,我也想吃!】

不多時。

鬆江鱸便烤好了。

陳北撕下一塊魚肉,放進嘴裡細細咀嚼。

“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