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猛獸來曆!(1 / 2)

巨象軍團!

這是帖木兒手握的兩大底牌!

其一是火炮軍團,但那是最後的底牌,必須要確保這場戰爭勝利,用以摧毀明軍的彆失八裡要塞!

其二則是這巨象軍團,誠如李弘壁預料的那般,這巨象軍團正是來自於德裡蘇丹國!

洪武三十一年春天,帖木兒決定率軍南下,征討這個曾經數次擊敗蒙古勢力的北印度強國。

儘管雙方之間素無恩怨,但依然擋不住中亞之王的毀滅熱情。

帖木兒首先是希望將自己周遭的強權都逐個重創,以防任何威脅自己的疆域邊界,其次,印度地區因較為富庶,也是理想的劫掠對象。

在當時的中亞世界,軍頭和領主有義務為部下增添財富,功績與戰利品,無疑是來錢最快的方式。

於是帖木兒在春天率軍離開撒馬爾罕,沿著當年成吉思汗追擊查拉勒丁的路線入侵印度德裡蘇丹,渡過烏滸河,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喀布爾,隨後從喀布爾至蘇萊曼地區,在查拉勒丁過河的同一地點抵達印度河。

帖木兒命人架起舟橋,渡過印度河,劫掠旁遮普,後一路南下勢如破竹!

在帖木兒逼近德裡時,遭到了印度人的抵抗,帖木爾取得了德裡之戰的勝利,進入德裡,被擁立為王,帖木兒在德裡進行了瘋狂的屠殺、搶劫,德裡被焚毀,居民被屠殺殆儘,還在離開德裡返回途中進行了同樣的大肆燒殺搶劫。

帖木兒帶著印度的無數財寶返回了撒馬爾罕,而留給印度的卻是一片混亂、饑荒和瘟疫。

然而,在這場僅僅持續三個多月的戰役之中,帖木兒軍遭受了一次難以忘懷的慘痛失敗。

事實上,此前的一個世紀裡,德裡蘇丹的古拉姆騎兵軍團,已經數次擊潰過從河中南下的察合台汗國蒙古人。

如果對方直接圍攻印度河流域的重要城市,那麼德裡軍隊將主動出擊解圍;若對方選擇直擊都城德裡,那麼奴隸軍團將在城市附近嚴防死守;甚至是在入侵者嘗試繞道進入恒河流域後,主動追擊並加以殲滅。

但當時的國家蘇丹納西爾,隻是一個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所以,他無法向此前的幾位蘇丹那樣,采用靈活多變的手段來抵禦北方入侵。

既然德裡的宮廷無法提供保護,印度河沿線的總督就很少敢於進行抵抗,如此一來在帖木兒軍隊的行徑沿途,都有大規模投降和逃跑事件發生,致使帖木兒國大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地殺到了國都德裡城下!

經過帖軍持續不斷的掃蕩,大批印度人逃離家園,選擇向德裡方向逃命,納西爾蘇丹卻不準備將戰場搬離城市附近,他通過各種手段,集中了數量相當於帖木兒入侵者的新軍,除了人馬具裝的古拉姆騎兵、戰象兵,還有許多征召自印度教社區的步兵和弓箭手,納西爾決心坐等對方前來,再發動雷霆萬鈞般的反擊,保衛自己的國土!

帖木兒至今都還記得,那場德裡之戰!

納西爾將全部戰象放置在第一線,後麵緊隨訓練有素的古拉姆奴隸騎兵,再後麵才是眾多印度步兵。

一旦大象在敵陣中衝出缺口,騎兵便會從這些縫隙鑽入,進一步擴大戰果,步兵這最晚進入戰場,起到收割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