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1 / 2)

華嚴寺有問題?

那是因為在裡麵發現了龍袍啊!

李弘壁有些坐蠟了。

狗皇帝是真惡心人啊!

你這讓我怎麼編下去?

“其實這事兒吧,也隻是臣的推測。”

“臣和家父李景隆就在想啊,建文是怎麼從金陵城逃出去的?”

“一般尋常百姓家就算真要出遠門,那也必須得具備路引。”

所謂“路引”,就是介紹信、通行證之類的公文,百姓離鄉的證明,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裡之外,都需由當地官府相應部門發放路引。

在路引上,還要標注申請者的姓名、年齡、相貌、家庭住址、外出原因、起止地點、返回期限等信息,防止被人假冒。

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輕者杖責八十大板,重者直接絞死!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但是在大明王朝,對不起,不可以。

你敢離開家鄉四處蹦躂,打斷你的狗腿!

“臣就在想啊,這建文一行人肯定是提前偽造好了身份,但是因為路引製度的存在,他們想要遠行至福建,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朱棣滿臉茫然地追問道:“所以呢?那你又是怎麼確認……”

“從路引上麵仔細一想,建文一行人真想逃到福建去,那就隻有可能使用兩種身份了,一是四處遊學的讀書人,他們有功名在身,而且得朝廷優待,所以可以無視路引。”

“但是問題在於,這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每個地方州府郡縣都知根知底,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他們真要是想假扮成讀書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而會露出馬腳,引起他人懷疑。”

“而另外一種身份,那就是僧人了,比起讀書人,僧人無疑是更好的選擇,畢竟一些光頭和尚,尋常百姓也不會在意,再者和尚隻需要度牒就可以暢遊天下,是以完全避開了這路引製度。”彡彡訁凊

在這大明王朝,隻有兩種人可以雲遊天下。

一是身懷功名的讀書人,二就是手持度牒的僧人!

李弘壁說得言之鑿鑿,信口開河。

朱棣聽得連連點頭,信以為真。

“妙啊!”

“你這孩子真是心思剔透!”

“朕怎麼就沒有想到路引這回事兒呢?”

“那個誰,你當年就是這般想的吧?借用僧人身份南逃?”

朱允炆聞言,苦笑著點了點頭。

他現在就像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不說,還時不時地被捶幾拳,好像為了讓味道更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