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和帶著老會計在隊裡選址,李澤濤帶著賀大豐、陸建功去前進大隊買紅磚。
李恒民和陸愛國帶著兩個村子的村民去撿石子,甘愛娟、鄧家業等一乾知青也跟著眾人一起去撿石子。
陸建功是陸家和的二兒子,新拖拉機買回來後,陸川柏就教他開拖拉機。
陸建功也有點天賦學了幾天就上手了,現在他已經能獨當一麵。
在陸建功上手之後,陸川柏便將拖拉機手的位置讓了出來,陸建功順理成章地成了河灣大隊的另一個拖拉機手。
大家都在忙碌,薑青黎和陸川柏也不例外,眼看秋季廣交會的時間越來越近,兩人一直盯著工藝品廠,特彆是李三爺帶領的木工隊。
聽到薑青黎讓他們再接再厲,儘可能多地做木雕和竹雕。
李三爺惴惴不安,“小黎,這些東西真的能賣出去麼。”
他雖然對自己的手藝很有信心,但是聽說洋人茹毛飲血,想來洋人的喜好跟他們不一樣,所以他也不知道他們做出來的木雕和竹雕洋人到底喜不喜歡。
薑青黎理解李三爺的想法,李三爺五十多了,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一輩子沒離開過縣城對外麵的世界不了解。
可以說河灣大隊所有人對洋人的了解全部來自肖老爹,肖老爹是隊裡最見多識廣之人。
肖老爹小時候家裡蠻有錢的,可以呼奴使婢的那種,可惜後來幸福的家毀在了鬼子手裡,他也從一個錦衣玉食的小少爺成了一個南下逃難的難民。
在他印象中,洋人都是殺人不眨眼、茹毛飲血、十惡不赦之人,他的這種想法自然而然地傳給了河灣大隊的村民。
薑青黎,“三爺爺,您隻管生產,其他的不用擔心,我保證這些東西一定能賣出去,而且還是大賣特賣。”
李三爺重重點頭,“行,我繼續去盯著他們乾活。”
跟洋人打交道小黎才是專業的,既然小黎說沒問題那就肯定沒問題,他不能給小黎和大隊拖後腿。
想到以後他做的東西也能賣到國外,想到他做的東西也能掙外彙,李三爺仿佛年輕了二十歲,渾身上下充滿乾勁兒。
家裡老婆子這些日子天天拿鼻孔看他,雖說他已經習慣了被老婆子使喚,但是天天被她拿著鼻孔看心裡也不好受。
等他帶領木工隊比老婆子帶領的竹編隊掙的外彙多,老婆子肯定不會再拿鼻孔看他了,想到能恢複以前的日子,李三爺就跟打了雞血似的。
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在河灣大隊的村民身上得到了最美好的詮釋,在大家齊心協力之下,河灣小學在九月中旬建好了。
一排七間房子磚瓦房成了河灣大隊最顯眼最醒目的建築,上梁這天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來觀看了。
陸家和非常大氣地準備了一竹筐花生,裡麵摻雜著少量水果糖和餅乾,來觀看的人幾乎沒有空手而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