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金花給薑青黎和薑和旭兄妹倆讓了位置,“諾,川柏在打頭的那條船上。”
不用蒙金花說,薑青黎一眼就看到陸川柏,此時他正拿著漁網站在船頭,陸川柏好像心有感應到一般,抬頭便跟薑青黎四目相對。
直到大豐爹高喝一聲,“河灣大隊捕魚隊,捕魚活動現在開始!”陸川柏才移開視線。
眾人剛才打趣了薑青黎一番之後就開始安靜下來,大家都盯著河上的小船看。
五艘小船分得很散,每艘船上都有幾個人,隻見其中一人從桶裡抓了一把魚餌撒入河裡,觀察著河裡的情況。
陸川柏等拿著漁網的人開始朝魚多的地方撒網,薑青黎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陸川柏,隻見他左手提起漁網,右手將下麵的部分提起,而後將漁網撒開,漁網變成了一個形狀完美的罩子倒扣在水中。
薑青黎感到十分震撼和不可思議,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陸青青低聲尖叫,“哥哥的漁網撒得最好看,肯定能捕到最多魚,薑姐姐你說是不是。”
薑青黎點頭,她剛才掃了一眼其他人,漁網也撒得很好,但是比起陸川柏的總歸差了那麼一點。
沒一會兒,水麵便撲騰起一陣陣大水花,眾人在岸上歡呼。
隻剩兩三顆牙的老人激動得拐杖都丟了,情緒高昂地跟旁人說起以前還沒歸集體的時候,他們捕魚是如何的神勇,網網不落空。
看著在漁網裡使勁兒撲騰的肥美河魚,陸家和老懷欣慰又悔得腸子都青了。
他真是守著寶山不自知啊,這些年河灣大隊白白錯過多少機會,少掙多少錢啊。還是年輕人腦子靈活,知道拿著東西去廠子和單位跟人推銷。
陸家村和大灣村各有一個魚塘,不過塘裡的魚留著清塘分給村民們,所以作為新年福利套餐的魚則是要從大灣河裡捕撈上來。
以前東西還沒歸集體的時候,以大豐爹為首的捕魚隊經常逢年過節就下河捕魚,多少能補貼些家用。
後來東西歸集體了,大家都不敢私自打撈河裡的魚,而且幾乎每個大隊都有魚塘,公社的副食品店也有魚賣,再加上不允許私人買賣,所以他們一直沒有想到竟然還可以把魚推銷給單位真是失策失策。
魚兒在漁網裡使勁兒撲騰拉扯,除了控製船的人,其餘人都到船頭跟撒網之人一起拉起漁網。
看著船艙裡的魚,大豐爹哈哈大笑,以前他們要撒好多次網才能回岸上,現在照這個收獲來看,隻要撒三次網就能回岸上卸貨了。
他又檢查了一下漁船的情況,漁船一切正常。
不枉他們以前做漁船的時候用的都是上好的料子,刷的也是上好的桐油,加上他們經常維護,而且時不時地劃到河裡走一圈,儘管長時間沒用,性能依舊完好。
果然跟大豐爹預料的一樣,三網下去,船艙就滿了,捕魚隊劃著船回來,岸上的青壯年就開始把魚往岸上抬,倒進圓木盆裡。
蒙金花就組織婦女們開始分魚,按照三、四、六斤三個規格來分,分好後分彆裝入相應的木桶裡。
不達標或者超標的則先放一邊,看之後怎麼用。
農村人,乾慣了農活、月月拿雞蛋去供銷社換針頭線腦,她們的手就是一把稱,上手就知道大概有多重。
蒙金花的眼睛一直盯著分魚的婦人看,果然,不一會兒就發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