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分糧啦(2 / 2)

這天一大早很多大人還沒出門,孩子們就爭先恐後去排隊了,小孩子一邊排隊一邊嘰嘰喳喳。

這個說我家人口多,每個人都沒有偷懶,今年一定能吃飽肚子;那個說我家壯勞力多,天天都是滿工分,一定能領導不少糧食;家裡人口少的皺巴著一張小臉,不行,他們得回去讓娘多生幾個弟弟妹妹。

薑和旭和妹妹也不例外,雖然他們家剛到河灣大隊沒多久,但是他們家也是有工分的,爺爺奶奶和爸爸每天都去上工,他還帶著妹妹去割豬草了。

在孩子的催促聲中,大人們終於挑著籮筐、木桶拿著背簍來了,反正家裡能裝糧食的東西都拿出來了。

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這會兒也腰不酸背不痛了,腿腳比年輕人還靈活。

大人們的到來讓本就熱鬨的曬穀場更是達到了人聲鼎沸的地步,大隊部分糧的地方在大隊部邊上的曬穀場。

陸家和拿著手持喇叭開始吆喝大家排隊,“都彆吵吵,準備分糧,大家排好隊。”

隨著陸家和的話一落,大家都開始安靜下來,激動地等著分糧食。

河灣大隊按照“人六勞四”分配糧食。

所謂的“人六勞四”是上交了公糧之後,從剩餘的糧食裡拿出百分之六十按人口分配,另外百分之四十則是工分來分配。

有的地方按“人七勞三”分配,和“人七勞三”相比,“人六勞四”是帶著一定性質的激勵機製的方法。

家裡壯勞力多掙的工分多,分到的糧食也多。有些勞動力差不多的,從分糧就能看出哪家人勤奮,哪家人懶惰。

老會計正拿著本子按照排隊先後來分糧,粗細糧按紅薯、玉米和穀子7:2:1的比例搭配。

排在前麵的專心聽著,老會計會念出:誰家今年多少人上了多少天工得了多少工分,能分到多少糧食等等。

念完之後,就讓當家人在本子上簽字或者按手印村裡大人一般不會讀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老會計的桌子上放著本子和印尼,大拇指往印尼裡輕輕沾了沾,然後重重地按在本子上。

當家人豎著耳朵聽著老會計的話,乾脆利落地按下手印,家家戶戶分糧的前幾天開始計算全家的工分。

按了手印,民兵們開始給他們裝糧食,那家人就喜氣洋洋地挑著糧食回家了。

河灣大隊在工分方麵的透明度還是很好的,誰當天得了多少工分,記分員記下來的時候不會避著當事人,大家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人一天的工分記下來。

為了不挨餓、為了能算準工分,不會算數寫字的人卻能把一家子工分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薑青黎打算接下來的日子都跟家裡人一起吃,所以薑家人的工分是算到一起的。

薑家離大隊部不遠,薑和旭又早早帶著妹妹來排隊了,所以薑青黎他們並沒有等太久。

很快薑家一家的工分也算出來了,曹一蓉他們到河灣大隊還不滿一個月,薑青黎雖然來這裡時日不短,但是上工肯定沒有常年乾農活的厲害,所以一家人的工分並不算多,薑英毅父子再加上陸川柏很輕鬆便把糧食挑回去。

熱熱鬨鬨的分糧活動一直持續了差不多一天才結束,除了分糧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兒——分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