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動腦子,下個早工(1 / 2)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什麼事兒也比不上糧食重要。

薑青月婆媳的事兒在忙碌的秋收季節就像一顆石頭掉進水裡,驚不起多大水花。

隻是給大家茶餘飯後增加了一點笑料,調解一下大家枯燥忙碌的生活。

又忙了一個多星期,田裡的水稻終於全部收割完畢。

水稻一邊收割一邊碾場晾曬,最後一批收割完之後,頭兩天收割的已經曬乾入庫了。

大家並沒有因為收完水稻而鬆了一口氣,因為還有新的工作等著大家。

玉米曬了三五天就可以剝粒了,現在水稻收割完畢,大家就要開始分剝玉米了。

剝玉米的活兒統一安排在大隊部,這裡搭了一排又長又寬的草棚,大家就在草棚裡剝玉米,還能兼顧曬稻穀,一舉兩得。

剝玉米的活是按戶勞作,每家每天都會分到一堆玉米,剝完了才算完成任務,玉米堆的大小視各家各戶人口數量而定。

這次,薑青黎終於能跟曹一蓉他們挨在一起乾活了,她特地選了一個靠近曹一蓉他們的地方。

大家都是老老實實地先在一包玉米上開出一條兩粒玉米寬度的凹槽,然後沿著凹槽在一列一列地剝,也有一些聰明的把玉米掰成兩節再剝。

剝玉米這個環節,知青點是最惹人羨慕的,因為知青點好幾個人都有勞保手套,帶著勞保手套剝玉米比徒手剝輕鬆多了。

薑青黎也有一雙勞保手套,她和曹一蓉一人一隻,左手拿著玉米,右手帶著手套剝玉米。

很多人羨慕地看著她們,雖然很多人乾慣了農活,手裡起了一層老繭,但是剝一天玉米手掌也是又麻又辣又疼,如果有一雙勞保手套就省力多了。

薑青黎雖然戴著勞保手套,但依舊覺得不好受,把玉米渣丟到一邊,薑青黎脫下勞保手套,整隻手紅彤彤的。

她托腮回想了一下前世看過的視頻,想了好一會兒終於讓她想到了一個好法子。

“小鳳姐,你們先把玉米掰成兩段,我回去找把剪刀過來。”

前世看小視頻的時候,她偶然打開過其中一個教怎麼快速剝玉米粒的視頻,她記得裡麵有四個方法。

什麼用剪刀剝玉米、用螺絲刀剝玉米、用叉子剝玉米、用一次性筷子剝玉米。

其中最簡單和快速的就是用剪刀和螺絲刀剝玉米,不過在這裡螺絲刀是個稀罕物一般隻有電工才有,剪刀比螺絲刀常見一些。

薑青黎很快就拿來一把剪刀過來,她回到大隊部的時候,黃小鳳他們腳邊已經多了一小堆斷成兩節的玉米。

黃小鳳他們雖然不知道薑青黎打什麼主意,但是玉米掰成兩段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費點力氣的事兒,就算薑青黎想不到什麼好方法也沒什麼損失。

薑青黎將剪刀的尖端插入玉米芯,曬乾後的玉米芯比較容易插進去,當插入到一定深度的時候,手上用力旋轉一下剪刀,玉米就從中間裂開分成兩半,這樣子剝起來更輕鬆,省去了一粒一粒剝凹槽的功夫。

甘愛娟眼睛一亮,“這個方法好,小黎還是你的腦子靈活,誰還有剪刀,多拿兩把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