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業務外包(2 / 2)

“回來了,老家來信了。”

薑青黎挑眉,“哦,信裡說了什麼?”

他們跟老家通信很頻繁,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一封信,如果不是信上有什麼特彆之處,陸川柏是不會特地這麼說的。

“堂哥說服裝廠已經建起來了,倉庫裡囤了不少布。”

老家的服裝廠並不像羊城等地方的那麼正規,現在買縫紉機還要票,公社一年也分不到幾張縫紉機票,縣裡自己分都不夠,自然沒有給鄉下的道理。

想要買二手的也不容易,每個廠子裡的機器都是用到不能用了才會淘汰下來。

經過再三討論,大隊部決定將服裝進行業務外包,因為這些年大家的生活好起來了,兒女婚嫁都會求爺爺高姥姥地想方設法買縫紉機。

所以,大隊部裡有縫紉機的人家還真有十多戶,於是大隊部便將做衣服的活外包給了這十多戶人家。

有些人家裡,一家好幾個女人,每天輪流換不同的人來做,速度到也不慢,可惜這個速度跟倉庫裡的大批量布料來說還是有些不夠看。

這會兒倉庫裡已經堆積了不少衣服,隻等時間一到就能掙錢。

陸忠軍還給小雨點寄了七件罩衫,給他們寄了不少袖套和手套。

薑青黎也沒想到他們腦子這麼靈活,竟然想到了外包的形式。

薑青黎道,“你在棉紡廠和紡紗廠有認識的人麼,打聽一下人家有沒有淘汰下來的縫紉機。”

陸川柏點頭,“我們工會副主席的愛人就是京棉三廠的廠長,我明天問一下。”

薑青黎笑容加大,“這個還真能成,香江那邊的顧家要跟京棉三廠合作開辦服裝廠,到時候生產線什麼的顧家都會負責,說不定能淘汰出一批舊的縫紉機。”

陸川柏聽了也覺得高興,感覺好像老天爺都在幫老家。

陸川柏是個行動派,三天不到就將情況打聽清楚了。

知道薑青黎跟陸川柏是夫妻,京棉三廠的廠長還將價格壓低了一成,並表示如果要的話,運輸不是問題,他兒子就在火車站工作托運回去肯定沒問題,不過運費得河灣大隊出。

陸川柏自然是好生感謝了一番,回頭就給河灣大隊打了電話。

陸忠軍聽了大喜過望,連忙問數量有多少,聽說有五十台之後二話不說就拍板說都要了。

以防萬一,放下電話就把錢彙給了陸川柏。

等錢一到,陸川柏就去京棉三廠,當天五十台二手縫紉機就進了火車,陸川柏還額外多給了七十塊錢。

這七十塊錢既是讓他們工會副主席兒子一路多照看的辛苦費,也是轉車時候幫忙搬運的辛苦費,至於這個錢怎麼分配就是人家的問題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