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長蹭地站起來,一臉讚賞地看向落落大方的薑青黎,“小薑不愧是外交部的優秀同誌,看問題果然深入。”
商務部的同誌們看向薑青黎的目光帶上了幾分敬佩,三天下來,薑同誌極少說話,一直都是笑容得體地站在隊伍後麵,還以為她肯定也得不到什麼有用的信息,沒想到人家看問題比他們看得深看得遠。
隊長繼續問,“小薑,你認為他會選擇哪個廠子?”
薑青黎搖頭,這個她還真看不出來,而且顧先生會不會在京市投資也不是十拿九穩的,萬一人家覺得滬市、浙省、粵省更符合他們的要求呢。
隊長拍了一下腦門,“沒事兒,沒事兒,大家都散了吧。”
自己手底下的人一直跟在顧先生身邊一點有用的東西都看不出來,小薑同誌能結合國際形勢猜到這個可能性已經很好了。
隊長合上筆記本,去跟領導彙報情況了。
薑青黎猜得一點都沒錯,顧先生臉上雖然無懈可擊,但是心裡已經有些著急了,家裡的情況外人看這個依舊風光,但是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已經到了不得不做出改變的地步了。
如果不能跟大陸政府達成協議,家族岌岌可危。不過據跟大陸打過交道的大佬們說大陸政府這邊也不是這麼好相與,雖然表麵上一副熱烈歡迎想要極力促成合作的模樣,一旦涉及關鍵問題上很難讓他們讓步。除非你是手握著的是大陸急需的先進技術。
為了能用利益最大化,他這幾天一直表現得可有可無的模樣,就是為了吊足大陸政府人員的胃口。等他們急了,自己就能站住主導位置。
顧先生的計劃很美好,但是他漏算了一個人,薑青黎已經將他的想法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左邊上來點,力道重一些。”
薑青黎趴在床上享受著陸川柏的服務,彆看她這三天好像什麼也沒做,每天隻是麵帶微笑站在隊伍後麵。
天知道她為了觀察這些投資商一絲都不敢放鬆,神經緊繃一整天說不累那是在逞強。
陸川柏聽話照做,“這樣呢,力道可以麼,舒服不舒服。”
薑青黎舒服地長歎了一口氣,用實際行動告訴他答案。
“對了,你們廠裡今天也忙飛了吧。”
另一隊投資商是想跟國內合作生產汽車零配件,對陸川柏生產出來的驅動器興趣極大。
如果不是這個驅動器不能出國,更不能落入外人手中,這些人早就將取東西拆解研究了。
陸川柏手上動作不停,“來了,不過跟我關係不大,廠領導、宣傳部和後勤部確實忙得腳打後腦勺。”
他就一個搞技術的,而且能不讓他們出場廠裡是不會讓他們出場的,就怕那些人太過狡猾從他們口中套出什麼跟技術有關的信息。
事實上,有個華裔確實特地找上了他,跟他打聽驅動器的事兒,人家說英文他假裝聽不懂,人家說中文他就一問三不知,把人氣得暴走。
再說商務部這邊,隊長如實跟領導彙報了薑青黎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