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薑青黎將連同學校留校任職申請在內的四份申請放在桌麵上。
陸川柏輕笑,“真巧。”說著同樣從書包裡拿出幾份申請表。
薑青黎挑眉,可不是巧了麼,這人拿出來的申請表不多不少正好也是四份。
對視一眼,兩人默契地把自己的申請表推到對方跟前,又默契十足地拿起對方的申請表看了起來。
陸川柏的接收單位有四個,一個是留校任職,一個是京市重型機器廠,一個是第一機床廠還有一個是京市汽車製造廠。
薑青黎沒想到自己的接收單位竟然還有一個跟陸川柏是重合的,她的接收單位分彆是:留校任職,商務部,外交部以及京市汽車製造廠。
陸川柏有些驚喜,“沒想到京市汽車製造廠既然也給你拋了橄欖枝。”
薑青黎點頭,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當前國內汽車製造業相較於國外落後的不止一星半點,很多核心技術和核心配件都得用國外的,這也導致了汽車製造廠急需一批精通外語的專業人才。
不用想,薑青黎已經知道丈夫的選擇,不過她隻能在心裡對丈夫說聲抱歉,她有自己的選擇。
對上妻子抱歉的神情,陸川柏一怔繼而反應過來,“沒事兒,不用抱歉,我們都朝著自己的理想努力。”
陸川柏拿起汽車製造廠的申請表填了起來,每個人的理想和喜好都不一樣,他不能為了圖方便就強硬地要求妻子跟他做一樣的選擇,這樣就太卑鄙太無恥了。
薑青黎朝他粲然一笑,拿起外交部的申請表填了起來,從她選擇這個學校這個專業開始,從她成為賀教授的關門弟子開始,她就一直為之努力。
她不求自己能有多功成名就,但求能在這個地方發揮自己所長和所學,為國家的每一個外交政策做到最精準的翻譯,讓國家利益最大化。
家裡的老人知道兩人還沒畢業就收到多家單位的邀請後一個個樂得眉開眼笑,不過他們都有誌一同地沒有乾涉兩人的選擇,隻說無論兩人選哪個單位他們都支持,得知兩人選擇的單位後都送上了祝福和勉勵。。
盧淑芬更是保證以後一定幫他們做好後勤工作,把家裡照顧得妥妥帖帖的,讓兩人無後顧之憂。
不是誰都能在畢業考試前就能把單位落實下來的,隻有他們家這兩個孩子可以,作為兩個孩子的長輩,陡然間覺得自己膨脹了不少呢。
陸青青也為哥哥和嫂子感到高興,不過高興之餘也隱隱有些擔憂和焦慮不安,無他,因為她的單位還沒落實好呢,準確來說據她所知他們班上所有人的工作單位都沒有落實下來。
薑青黎看出她的擔憂安慰道,“放寬心,現在師資力量缺乏得很,誰都可能沒有工作但你們絕對不會沒有。”放眼望去現在哪個學校不缺好老師。
陸青青表示有被安慰到,既然嫂子說不用擔心就肯定不用擔心,不過工作地點她還是有些擔憂的。
“嫂子,我真的能留在京市麼。”
雖然如果回老家所在城市她也沒意見,但是哥哥嫂嫂和弟弟他們都在京市,她也不想一個人孤零零回去。
薑青黎點頭,“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