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喬蓁與眾人一起商討行動部署,到了不得不走的時候,她隻能囑咐他們小心,自己則趕去了劇組。
因為兩地距離並不遠,所以喬蓁讓他們在最後行動的時候,告訴她時間,或許她可以想辦法配合。
但是,她也沒想到,這些人居然敢陰奉陽違,表麵上答應了她,但實際上……
……
喬蓁是獨自一人去的《assassin》劇組,她就是客串,也沒那麼嬌氣,所以沒讓鄭茵特意從國內趕過來。
她要轉幕後,以後在工作上,也不再需要生活助理,鄭茵就必須要轉型,要麼就是留在工作室,轉型去做執行經紀,帶彆的藝人。要麼就是去進修一些導演助理所需要懂的知識,等待喬蓁回來,開始導戲的時候,繼續留在她身邊。
鄭茵的選擇,還是留在了喬蓁身邊,所以最近她在國內報了班,每天都為了學習忙碌著,還憑借著之前陪喬蓁在劇組中,建立起來的人脈關係,利用休息時間,在各個劇組裡當實習生,說是要積極準備好一切,等待喬蓁回歸。
所以,喬蓁怎麼會舍得讓她放下國內的一切,跑過來這邊照顧自己呢?
喬蓁沒有帶助理,但是羅伯特還是給她安排了一個劇組的實習生,暫時充當她的助理,處理一些瑣碎的事。
陸明瑤也說,等她有假期的時候,可以來探班,客串幾天喬蓁的助理。
關於探班的事……
正在化妝,準備拍定妝照的喬蓁,突然想起來,宋硯沉似乎也提出過想來探班的意思。
之前,倒沒什麼。
但如果她要過去和葉非他們會合行動……恰巧宋硯沉又來了,豈不是……
不過,時間沒有讓她多想。
化好妝後,喬蓁就被催著去了攝影棚。
進入《assassin》劇組後,喬蓁很明顯的感覺到,國外的劇組和國內劇組的不同。
在國內,名氣大的藝人在拍攝過程中,總會有許多特權。而且,資本最大,所有人要聽從的不是導演,而是投資方。
投資方想塞人就塞人,想換人就換人,想改劇本就改劇本,反正最大話語權,就在投資方手中。
誰出的錢多,就聽誰的。
但國外不是。國外的劇組,是劇本為中心,編劇的權利很大,哪怕是一句台詞,如果他堅持不改的話,導演也隻能照著拍。資本的力量,幾乎沒有乾預劇組的運作,權利還是放在導演這裡的。演員們,也不會有什麼特權,所有的條件都在合約裡寫得清清楚楚,大家都按照合約辦事,不會臨時請假,也不會遲到早退,一切都井然有序。
不過,喬蓁也發現了,雖然國外的編劇地位很高,但是在和導演一起的時候,兩人的身份更多的是一種製衡。
他們會湊在一起,反複打磨劇本,一直到兩人都滿意了,就基本不會再改動。
演員們也都照著拍,不管你多大咖位,都不會去提出改劇本,增加台詞,刪減情節等無理的要求。
喬蓁進組才幾天,就能感覺到這個劇組的高效率,每天的拍攝計劃,都能按時完成,從不加班。
……
今天,還沒到喬蓁的戲份,她換好裝後,就坐在羅伯特身邊一邊等待,一邊學習。
羅伯特去布景那邊轉了一圈回來,看到一個披著黑鬥篷的清瘦女子,安靜的坐在那裡,就覺得那就是龍清的樣子。
越看喬蓁,他就越覺得自己選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