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清宮。
慶宣帝眉頭緊鎖,盯著眼前翻了幾遍的軍情急報,“你們怎麼看?”
兵部尚書恭聲回答:“陛下,北蠻每年都會侵擾我朝邊境,今年卻比往年來得更早,想必是因為去年大雪,他們損失慘重,不得不冒險而行……”
慶宣帝按了按有些痛的太陽穴,繼續聽兵部尚書說。
“……萬幸陛下聖明,去年冬天提前撥付軍餉糧草到邊關,孟將軍方能提前備敵,故而此次北蠻未能突襲成功,邊境幾座城池雖有損失……”
兵部尚書講了一番目前戰況,言語中又巧妙地奉承慶宣帝的聖明,最後說出重點:“……故而,臣建議再向邊關撥付一筆軍餉,免得北蠻不死心,卷土重來,致使邊境不穩。”
戶部尚書眼皮一跳,低頭盯著乾清宮的地板,沒有說話。
他不想說話,可慶宣帝的問話不得不回。
“戶部怎麼看?軍餉準備好了嗎?”
“回陛下,承陛下聖明,戶部年初提前預留一筆軍餉,隻等陛下吩咐。”
慶宣帝輕點桌麵,沉吟片刻,命令:“除了撥付軍餉,再征集一批兵士,一同前往邊關,此事內閣要時刻跟進。”
底下的臣子同時應是。
朝政議事完畢,大臣們陸續退出正殿。
慶宣帝半闔著眼,用力揉按太陽穴。
“陛下。”楊權低聲道,“信王殿下求見。”
“讓他進來。”
信王圓滾的身軀出現在殿內,“兒臣給父皇請安。”
慶宣帝淡淡地應了一聲。
信王搓搓手,傻笑幾聲,“父皇,去年太子叫捐錢,兒臣當時手頭緊,隻捐了一點,現在兒臣又省出了錢,想著全都捐出來賑災。”
慶宣帝抬頭,看向站在下方的長子,“你有這個心很好。”
“那父皇收好這些銀票。”信王傻笑著從懷裡掏出一遝銀票,“兒臣愚笨,不及太子聰明,隻能這樣為父皇解憂了。”
慶宣帝輕抬下巴,示意楊權去拿銀票。
錢不算很多,隻有八千兩,於軍餉隻是杯水車薪。
但慶宣帝看向一臉期待的長子,難得道:“做的不錯,你有心了。”
說著,他仔細看看信王,疑道:“你好像瘦了些。”
“沒有。”信王立即反駁,“父皇看錯了,兒臣不僅沒瘦,王妃還說我又胖了!”
慶宣帝失笑,像尋常父親關心長子一樣,“彆光顧著省錢,飯還是吃飽的。”
“是,兒臣知道了。”信王應了一聲,“父皇政務繁忙,兒臣就不打擾父皇了,兒臣告退。”
楊權親自送信王到殿外。
“楊公公請留步,”信王伸手扶住這位禦前總管,“有勞公公相送。”
楊權微微彎腰,“這是老奴的本分。”
信王緩步走下台階。
楊權站在殿前,微微眯眼盯著信王臃腫的身影,好像是比之前瘦了幾分。
他輕輕地“嘖”了一聲,走回殿內,侍立在一旁。
慶宣帝斜倚在龍椅上,手裡捏著銀票,垂眸不語。
許久的沉默之後,他緩緩開口:“把這幾張銀票放好。”
楊權恭聲應道:“是,陛下。”
*
蕭雲漪在三日後得知北蠻侵擾邊境一事。
彼時,她正在抄寫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