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的!應該不會的!”
沈嫿想到蜀地,就禁不住想到曆史書上所記載的那場天崩地裂。
她連連搖頭,根本不敢再想下去。
“利州不是西南腹地,隻是西南與中原的交界處!”
沈嫿也不全是“鴕鳥精神”,不敢麵對現實。
現實是——
沈嫿用精神力感知了一下,利州多山林,卻並不在地震帶上。
大概率沒有地龍翻身的情況。
與其擔心利州有無地震,還不如多想想——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尤其是南方的澇災。
南方本就是濕熱,各種蛇蟲鼠蟻肆意泛濫。
若是再有大雨,形成洪水,洪水所到之處,房屋倒塌,人類牲畜全都會被卷走。
其他的也就罷了,各種生物的屍體,在洪水中浸泡、腐爛,繼而衍生出無數的細菌、病菌。
古代的醫療條件、災後防疫常識等等,都非常的差。
如此,就很容易形成疫病。
北方的旱災,也依然有可能產生疫病。
遍地餓殍……也是疫病的原發地啊。
種種淒慘景象,在史書上都是寥寥數筆。
但,沈嫿來到了這個架空王朝,切實生活在這個世界。
她也就更能感同身受。
“……不管真實的景象到底如何,都要提前做好各種防護。”
“土黴素,已經弄了出來,發熱、肺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但,預防呢?殺菌消毒呢?”
沈嫿的大腦開始飛快轉動。
而在古代,最有效的消毒辦法,就是石灰水,以及——酒精!
是時候把酒精弄出來了!
“琉璃作坊,已經能夠燒製出純度比較高的玻璃。”
龍門寨的作坊,從過年後,就進入到了高速發展的階段。
不得不說,沈嫿命人從京中挖來的“老弱病殘”中,真的是“藏龍臥虎”。
許多匠人,或許上了年紀,但技術也更加嫻熟。
還有那些傷殘的老兵,他們做不來過於繁重的體力活,卻完全可以跟著匠人們學習技術。
他們心性堅韌,他們耐得住寂寞,他們能夠吃苦耐勞……
可以說,隻要沈嫿讓他們吃飽喝足,給他們定時定額地發放工資、獎金等,他們就能創造奇跡。
對於琉璃工房,沈嫿也依然是她提出一個靈感,或是簡單的概念,工坊的匠人們,根據自己的專業,努力實驗,然後最終得出成品。
從最初的質地通透的玻璃,到用鐵管“吹出”造型獨特的玻璃製品,匠人們隻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
看到工坊裡,陳列架上,擺放著的玻璃瓶、玻璃杯等等玻璃容器,沈嫿就知道,她的酒精可以提升日程了。
她當即就在工坊裡,畫了幾樣圖紙——
蒸餾酒精所用到的一些玻璃器皿,儘量還原。
如果做不到一比一複刻,也要做到一定的密閉性、實用性。
工具有了眉目,接著就是原材料。
時間緊急,沈嫿來不及先釀酒,再蒸餾,而是準備使用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