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無論什麼時候,男人都希冀天鵝肉。
“誒,對了,這兩天我經常看你家宋清往牛棚跑,你家知道這事嗎?”胡大嫂子問梁素娟。
她家裡喂著頭驢,寶貝的不行,乾草樹葉什麼的經常要換,大冬天的也要經常上山。
好幾次看到宋清往牛棚裡去,跟牛棚裡那對老夫妻舉止親密的樣子。
“不知道。”梁素娟搖搖頭。
宋老三都不管他的三個閨女,她一個隔房的大伯娘操什麼心啊!
說起這件事,唐半夏也有話說:“我剛回來那會,牛棚裡小孩生病了,我去給看病,還碰見宋清了呢。”
看梁素娟滿不在乎的樣子,孫嫂提醒她:“這事你可得上點心,要是萬一出事,你們可還住在一起呢。”
人家可不管他們家是不是分家,隻知道一家子都姓宋,一筆寫不出兩個宋字。
“你家大海可也到了歲數了,名聲可重要。”胡大嫂子也說:“俺聽俺公公說,城裡更看中名聲,你家大海好不容易成了工人,可彆被連累了。”
梁素娟的臉色嚴肅起來了,她是可以不管宋老三一家,但是要是帶累她的孩子們,可就不一樣了。
想到這裡,她求助:“你們有啥辦法能讓宋老三主動搬出去嗎?”
這不要臉的,說什麼都不肯搬出去,上次宋老三媳婦娘家來鬨,宋老太就想把人攆出去。
隻不過宋老三不乾,為此還大出血打發了丈母娘。
“那還不簡單?”胡大嫂子說道:“你就讓宋大娘說,她隻認前一個媳婦,再娶不讓進門唄。”
孫嫂也讚同:“這法子好。”
就宋老三那樣,自私的不行,隻要一觸及到自身,肯定首先選擇自己。
她家跟宋家是鄰居,是除了宋家人之外最知道宋老三混賬行為的了。
梁素娟若有所思:“我回去就跟娘合計合計。”
四個女人,也不拘聊什麼,一會換一個話題:
“你們說年前那逃犯抓到了嗎?”梁素娟問道。
“什麼逃犯?”唐半夏疑惑了。
胡大嫂子給她解釋:“就是年前你剛走,鎮上就說革委會裡關著的一個逃犯跑了,鬨得沸沸揚揚的,挨家挨戶搜查,咱們村還來搜查了好多次呢。”
“啥逃犯啊?這麼大陣仗?”唐半夏手裡織著帽子,“我就回家三個月,咋錯過這麼多?”
錯億錯億啊!
那段時間梁素娟也心有餘悸:“我當家的說,事情過去了,鎮上革委會換了不少人呢。”
宋為民是大隊長,經常去公社跑,聽到的消息多。
這些,唐半夏權當熱鬨聽,壓根就沒想到這事跟自己枕邊人還有關係。
嘮了一下午,到了傍晚孫嫂她們才各回各家做飯去了。
“崽崽,晚上想吃什麼?媽媽給你做。”
“吃麵吧,拌麵吧,炸點花生米,炸點辣椒油。”唐半夏伸了個懶腰,收拾了一下狼藉。
感歎,有媽的孩子是個寶。
爸媽在身邊,她啥都不用做,隻用當個快樂的米蟲。
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起來,一月底,鎮上送來消息,古月村小學的老師已經就位了,古月村小學即將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