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微微鬆了口氣,對唐半夏露出個笑容來:“唐知青,俺沒問題了。”
唐半夏頷了頷首。
兩人心照不宣的沒再提宋漁的事情,默契的聊起了彆的事情。
與此同時。
宋為民把村裡要蓋學校和養豬場的事情宣布開來了,
都不用過多贅述,就知道村裡大家有多高興。
好事啊!!大好事啊!!
隻是,有些人為開養豬場高興,有些是為蓋學校高興。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兩樁事,都是村裡的大好事,與鄉親們的切身利益相關。
而大隊長宋為民因為這兩件事,屁股底下的位置也穩當下來,在村裡也提高了影響力。
就在全村都高興的時候,宋清卻陰著臉,不對!
她記得上輩子沒有這回事的,上輩子這時候村裡最轟動的事就是大堂哥成為工人。
這輩子怎麼會不一樣。
追根溯源,是唐半夏的一本常識手冊,意識到這一點的事後,宋清整個人都陰戾下來。
又是唐半夏!!
她滿臉陰鷙,惡狠狠的盯著醫務室的門口,想要用眼神淩遲裡麵的人。
待看到她奶那個老不死的有說有笑的被唐半夏送出來的時候,眸底戾氣更濃。
一直觀察著她的許升,不動聲色的挪了兩步,擋住宋清的視線。
這個小姑娘,對唐教授有惡意,得向上麵彙報一下了。
這就是個小插曲,除了許升沒有人注意到。
現在大家正激情討論的,是關於先蓋學校還是先蓋豬圈。
有人說先蓋學校的,有人說先蓋豬圈的。
雙方互相爭論不休,誰也不肯讓步。
最後還是宋為民一錘定音:“先做土方,等土方做夠了,豬圈和學校一塊動工。”
正好農閒,也不怕沒人手,再說,學校和豬圈也不需要太大,後續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再擴建。
先蓋什麼定好了,剩下的就是選址了。
豬圈的選址好說,就在山腳下,牛棚旁,附近沒多少人家,牛棚裡那些人還能幫把手,這樣一來,豬圈裡不就省下一個人工,宋為民的小算盤打的劈裡啪來的響。
比較糾結的是學校的選址。
既要鬨中取靜,不影響孩子們讀書,還要周圍有足夠的空地,以防哪一天擴建,還要遠離山腳,萬一有野物下山,傷到孩子們就不好了。
選了好幾個地方都不甚滿意,最終商量過後,把地址定在了村口的大槐樹旁邊。
那裡有一大片空地,一直空著,也沒種什麼東西,夏天的時候,村民們都喜歡坐在那聊天,現在用來蓋學校,也挺好。
而且宋為民還想著,以後彆的村的孩子來上學,在村裡這裡也方便。
地址定了。
古月村就忙了起來。
家家戶戶的爺們們,全都去挖土和泥打土方,女同誌們則是上山,囤積柴火,挖野菜,摘野果,積酸菜,醃鹹菜,囤積過冬的屋子,也是不得清閒。
古月村裡人人乾勁十足,同時,他們村要蓋豬圈和學校的事情也不脛而走。
長山公社下麵大大小小三十幾個村子,這可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呢。
從古月村被評為先進村以後,村裡未婚的大姑娘小夥子們行情就高了起來。
現下傳出蓋豬圈和蓋學校的風聲,古月村的地位那是蹭蹭蹭的往上竄,短短兩日內,已經有不下十個媒婆進村了。
目的隻有一個,說媒,或者姑娘要嫁過來,或者村裡的姑娘嫁出去。
古月村短短幾日之內,出現了興盛之兆。
這給周邊的幾個村子酸的呀,尤其是有過節的木子村,李大隊長氣的鼻子都歪了,可也隻能在家裡發發牢騷。
古月村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保不齊,以後還有求到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又不傻,哪裡上趕著得罪,尤其是古月村現在是公社的心尖尖,他又哪裡有資格同人家彆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