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新興產業(2 / 2)

其實朝廷在越州並沒有建設太多的鐵路,因為越州內部水網發達,水運十分的豐富,根本用不著鐵路運輸。

王天江跪在火車的出站口,寧凡見了之後就把王天江扶了起來,君臣之間寒暄了幾句。

這王天江倒是有些骨氣,見了皇帝不卑不亢,並沒有任何諂媚的態度,說話也是一板一眼,頗有大將之風,寧凡對這種人倒是很欣賞。

“王大人,朕初來越州,你倒是給朕介紹一下,這越州有什麼美食,有什麼美景?”

寧凡半開玩笑地看向老王天江。

“陛下說笑了,越州乃是出了名的貧瘠之地,美食就更不用提了,如果陛下一定要嘗一嘗越州的美食,那麼臣推薦陛下嘗一嘗胡湯麵,這是一道地道的小食,雖然做工簡單,略顯粗糙,現在口味還不錯。”

王天江略微愣了一下,就隨即開口回答道。

“朕聽說你在越州因地製宜,帶頭種植蓮藕,養螃蟹,養魚,你們越州的漁產可是賣到了全國各地。”

寧凡笑著看向的王天江。

來越州之前寧凡就著重了解了一下王天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王天江是名副其實的神童,十一歲就能寫詩了,而且文章錦繡,堪稱當代文壇的後起之秀。

彆看此人長得不起眼,但是胸中有錦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人。

不過文人治理國家倒也有一手,比如這王天江來到越州之後,他就將越州發展得有聲有色。

而且因地製宜帶領著越多的老百姓養魚養蓮藕,養鴨子,搞養殖給整個越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也變相地把農業經濟盤活了。

“你的奏折,朕已經看了,要在黃河沿岸建造河堤,將越州的千裡沼澤變為良田,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但是這是一個浩大的過程,現在朝廷沒有那麼多錢支持越州來建造這麼長的一條河堤。”

寧凡直截了當,當麵就拒絕了王天江。

而王天江聽到寧凡的答複之後,並沒有什麼意外,臉上也沒有露出失望之色。

“臣其實早就明白,要想將越州變為千裡良田,對於朝廷來說成本過於大了,不過好在越州,現如今也闖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在越州搞規模化養殖搞漁業蓮藕種植都挺不錯的,勉勉強強能夠讓越州的老百姓活得滋潤。”

王天江對於寧凡的答複,並沒有什麼意外,露出了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這倒是讓寧凡頗為驚奇。

“你有沒有想過,將一整條黃河的河堤升高成本太高了,但是在上遊加住河堤,反而可以讓越州一大部分區域變成良田,一部分變成沼澤,繼續保留現如今的養魚業,這難道不是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寧凡反問道。

王天江點了點頭,其實寧凡所提出的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到了,之所以一直沒有上奏朝廷,其實也有心中的難處,如果將上遊的河堤加高的話,那麼臨近的幽州就會受到影響。

“其實咱們大康並不缺少良田沃野,缺少的是勞動力,缺少的是農技技術,如果有先進的農技技術,咱們大康有著大片的土地,等待著去種植。”

寧凡歎息地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