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楊家樓(2 / 2)

塞外江南 黃土守山人 3914 字 2個月前

可現在除了四位老爺子,父母和他們兩人,以及十個保鏢住的房子外,現在隻剩下四間屋子,可兩人的親朋足足能過來四十多個。

到時候人家都過來,讓誰到村裡農家去住都不好看,想來想去也想不出辦法,就在他們愁眉苦臉的時候,恰好段守軍過來找楊承誌有事。

見楊承誌他們不開心,就問他們怎麼了,楊承誌就把心中的煩惱和段守軍一說。

段守軍聽了哈哈大笑,直說楊承誌抱著金碗討飯吃,楊承誌不明所以,就追問段守軍有什麼好的方法。

段守軍就說了三個字就離開回孤島忙活他的活計去了,段守軍和他們說了“簡易房”三個字。

楊承誌幾人聽到簡易房,豁然大悟,楊承誌王海燕趕忙上電腦查詢簡易房的結構,最終敲定了晉陽的一家簡易房設計中心,設計的簡易房。

第二天楊家溝楊承誌的大門前停放了兩輛大型貨車,貨車上裝滿了搭建簡易房的鋼架和材料。

等十一國慶的前兩天,在楊承誌院子的魚塘上空架起了一座空中的樓閣。樓閣距離地麵有三米多高。

下麵用三十六根*的鋼柱支撐,樓閣下麵完全靠著三十六根鋼柱支撐,三十六根鋼柱上麵雕畫著形態不同的巨龍,樓閣好似被三十六條巨龍完全托起。

從下麵看,兩個魚塘就好似上麵蓋了一個巨大的涼亭一樣,陽光完全不受樓閣的影響,從四周照射到魚塘上。

上麵的樓閣采用現在建築施工技術,鋼柱框架仿木結構,飛簷三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麵,樓頂到地麵有二十三點六米高。

複古的樓閣畫梁雕棟,飛燕挑梁應有儘有,古色古香,充斥著濃濃的古韻,從外形看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嶽陽樓。

從平地登上三十六節木質台階,來到閣樓上,閣樓的底地板是以鋼架為主要框架,有鋪上一層厚厚的紅鬆地板,走上去咯咯作響。

一樓有十五間用厚木板隔開二十平米的房間,二樓十三間,三樓十一間,每個房間中還自帶五六平米的衛生間。足足有三十九間來四十多個人足夠他們居住了。

楊承誌王海燕左玉霞三人專門到三樓看了一下。從窗子能俯視楊家溝方圓十多裡的麵積。楊家溝村民的一舉一動都能儘收眼底。

看著院子新建起巨大的閣樓,一家人都相當高興,這種房子除了需要防火之外,剩下的基本和一般的房子一樣。

這都是楊承誌當時在網上,專門和簡易房設計中心的設計師們一起探討,仿照了古建築嶽陽樓設計出來的。

就單這一棟建築,就花費了楊承誌一千多萬華夏幣,不過看到建起的閣樓,楊承誌覺得這錢花的太值了。

閣樓建起,四位老爺子專門給閣樓起了個楊家樓的名字,讓楊承誌好一通無語,好好一棟樓,起出的名字聽了就覺得彆扭。

不過這是幾位老葉子商量的結果,楊承誌他們也不敢反駁,他又專門到平城找了平城最出名的一位雕刻大師,雕刻了一塊黑底金字的一個大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