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楊鳳山家中來人(1 / 2)

塞外江南 黃土守山人 5251 字 1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塞外江南最新章節!

可就在他們糾結這個地方帶來好處的同時,華夏電視台科教台播出一則讓全世界都震撼的消息,在華夏平城的楊家溝出現了很多種還沒有在其他地方出現的魚類和植物,這些發現又填補了華夏魚類和植物的一項空白。

這些都是從現場傳回來的視頻報道為證據,而在楊家溝現場的有數十位動植物界的權威專家。

這些專家都是在早上的時候從網上得到楊家溝真的出現了不知名生物才從各地趕往楊家溝。

在到了楊家溝他們通過觀察才知道網上說的一點都不假,在楊家溝這個地方還真的出現了很多種在科普文獻中根本沒有見到過得動植物。

看到真的出現了不知名的物種,這些動植物的專家就找楊鳳山商量,想提取一定的樣本檢驗一下這些魚類和花草都是什麼樣的品種。

楊鳳山遇到這個情況也有點為難,要說不讓這些動植物專家研究也說不過去,畢竟人家是搞科研的,要是這些專家們真的研究出這些是新生的物種,那楊家溝的知名度一下就能提升上去。

可要是讓這些專家研究的話,他又害怕這些專家到時候要帶走一些魚類和花草,要知道這些魚類和花草可是楊承誌從各地費了大力氣才收集回來的,本身數量就不多,讓他們帶走的話,就會影響遊人的雅致。

這些動植物專家知道楊鳳山的意思之後,保證不會帶走這些不知名的動植物而且也不會損傷它們,楊鳳山才勉為其難的答應。

有了楊鳳山的首肯,這幾十個動植物專家開始捕魚、提取植物基因進行研究,經過短時間的研究這些人最終確定這些物種中很多都是第一次出現。

得知這個情況之後,這些專家們馬上將自己研究的結果連同影像資料一同送回到燕京的中科院。

中科院經過研究馬上將這些資料傳到了科教台讓他們把這則消息傳出去,讓世人知道這些物種隻是在華夏特有的物種。

有了華夏科教台的報道,不說華夏就是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知道了在華夏一個小山村中出現了新的物種,很多人就有了去楊家溝一探究竟的想法。

楊承誌當然不會知道這些事情,他在吃過午飯之後,就帶著青雲離開大院,他想過去和楊鳳山商量一下水上農家大船的事情,順便過去看看溫昆布老爺子,自從人家到楊家溝之後,自己也隻是過去幾次。

一上午接了不少電話,自己怎麼也得給人家安排好住處,家裡住不下,這些人也隻能安排在水上農家了。

到了打穀場那邊,楊承誌先去了楊鳳山哪裡,進到楊鳳山的家中,見楊鳳山夫妻正在吃飯,在家中還有八個客人。

八個人中楊承誌認識兩個,兩個人都是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兩人的相貌和楊鳳山有著幾分相似。

從小在楊家溝長大的楊承誌一眼就能認出這兩個中年男子是楊鳳山的兩個兒子,年歲稍長一點的是大兒子楊達,個子稍微低一點的是小兒子楊飛。

楊承誌猜想在他們身邊的應該就是他們的家人,在兩人成家的時候,楊承誌正在上學,所以對於兩人的妻子,楊承誌都不認識。

看到楊達、楊飛之後,楊承誌笑著問道:“達哥、飛哥啥時回來的,這次回來不走了吧”。

對於兩人的情況,楊鳳山也和楊承誌說過,兩人在外麵的情況比較不錯,每年也能收入個十來萬華夏幣。

不是兩人不想帶著家人回來,主要是回來害怕村裡人說三道四,畢竟楊鳳山是村裡的支書,是楊承誌的左膀右臂,要回來的話人們會不會說楊鳳山開後門。

在今天過年的時候,離開楊家溝打工的所有戶口都在楊家溝的人都回到楊家溝之後,楊鳳山專門和楊承誌說了一下,說兩人處理一下在外麵的房子什麼的。

楊承誌當時也是讓楊鳳山督促兩人趕快回來,到時候兩人就能分擔一下楊鳳山的壓力,卻不想兩人在這個時候回來,這個時候正是需要人手所以楊承誌就高興的不行。

見楊承誌這樣一問,楊達、楊飛嗬嗬一笑:“那邊的事情都處理完了,以後就變成地地道道的農民了,承誌以後你的多照顧一下”。

楊承誌哈哈一笑,指了指站在一邊的楊鳳山,“你們有事也彆找我,找鳳山叔就行,村裡的大小事情他說了算”。

聽楊承誌這樣一說,楊達、楊飛都是一愣,他們從來沒有聽父母說過這事情,在他們的印象中楊鳳山或許幫楊承誌處理一下小事情,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種情況。

楊鳳山淡淡一笑,“回村好好乾活就行,彆出去十多年什麼也乾不成,到時候讓村裡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