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童年的回憶(2 / 2)

塞外江南 黃土守山人 5294 字 1個月前

老爺子名叫楊九望,歲數雖說比自己爺爺楊鐵山要小的多,但是村裡有村裡的輩分,楊九望和爺爺是一個輩分,所以楊承誌一直稱呼楊九望為九爺。

在楊承誌的印象中楊九望不拘言談,是村裡的一個老獵手,每次到自己家中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山雞野兔什麼的。

所以在那個時候楊承誌經常盼著楊九望去他們家,那時候的生活條件不好,要是能吃上一頓山雞野兔那是他最為期待的一件事情。

在前年楊承誌手上回到村裡的時候,楊九望在知道他手上毀容還帶腿瘸之後,老爺子還讓老伴專程過去看過楊承誌,臨走的時候還執意要留下三百元給楊承誌生活。

在此以後每隔一段時間楊九望都會去看望一下楊承誌,問寒問暖,這讓楊承誌很是感動。

在楊承誌賣菜賣魚直到後來賣酒富裕之後,楊九望過來的次數就比較少了,楊承誌曾經想過去給老爺子留點錢,可是卻讓老爺子一頓好罵。

楊九望和他說,自己是儘一個做爺爺的責任,他有困難的時候過去幫忙是應該的,見他生活變好他這個做爺爺的心裡也開心,他不會圖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錢財。

為此楊承誌更加尊重這老爺子一家,有什麼事情都會率先想到楊九望一家,楊九望的四個兒子都在楊承誌的酒廠上班。

而且深知楊九望一家為人的楊承誌還讓楊九望的四個兒子都當上了一個小隊長,這讓村子的人們很是羨慕。

不過村民們羨慕歸羨慕,他們都不會說什麼,畢竟在當初的時候楊九望就經常去照顧楊承誌,人家回報一下也是應該的。

今年年初的時候楊承誌還特意詢問了一下楊鳳山,詢問楊九望的田地都在那個方向,也好進一步照顧一下楊鳳山。

楊鳳山告訴楊承誌老爺子的三十畝弄點都被征用,讓他放心就行了,楊承誌這才放下心來。

今天突然間看到楊九望帶著農具出地,楊承誌就感覺到意外,按道理老爺子沒事乾在村邊放牛就行,怎麼還帶著農具出村。

楊九望手中的韁繩一拉,嘴裡喊道:“禦,禦”,大花牛馬上乖乖就停在了路邊。

楊九望嗬嗬一笑,“我這不是沒事乾,農田都被你承包了,我看你承包田地的田埂上空蕩蕩的,所以想找點小玩意種植到田埂上,用它做出的調料你小時候最喜歡了”。

聽楊九望這一說,楊承誌眼睛不由得一亮,“九爺,您老是不是去挖夈粂麵根去”。

夈粂麵是一種植物,頸部好似縮小版的蒜苗一樣,根部呈粉紅色,在幼苗的時候根莖都可以使用,它的味道和蔥油相似之處。

在楊承誌年幼的是,每到夏天會采摘夈粂麵的根莖回家,用這種根莖和饅頭一起吃食方便還省錢。

等到了盛夏的時候,夈粂麵就會開出一種白色的小花,小花九個花蕊,那個時候村裡人都會把夈粂麵的話采摘下來帶回家中晾乾而後經過加工做成一種調料,在做菜的時候添加一些用夈粂麵的花朵製成的調料,菜的味道立馬變得更加有味。

所以在那個時候,楊承誌一到放假就會在村子的四周亂轉,找尋夈粂麵采摘夈粂麵的花朵,回去製成調料。

不過像夈粂麵這種植物並不多見,那個時候出去一天也不一定能采摘多少,但是身為獵人的楊九望卻知道按個地方的夈粂麵多。

所以楊承誌經常跟著楊九望采摘夈粂麵,每次都會采摘到不少,其實那個時候楊承誌跟著楊九望也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跟著楊九望有很大的幾率能吃到烤山雞、野兔之類的野味,既能采摘夈粂麵又能吃到野味,那個時候是楊承誌最為快樂的時光。

現在聽楊九望說起夈粂麵,楊承誌先是想到了童年的一些事情,而後又想到了夈粂麵巨大的價值。

夈粂麵這種植物比較奇特,對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這種植物卜喜水,所以在水多的地方基本上看不到這種植物的存在,而且這種植物還不能單獨存活,在他生長的地方還的有雜草存在。

楊承誌聽到楊九望說自己承包那些農田,平整之後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一個田埂存在,這種田埂既不能種植作物,也不能栽種樹木,所以一般都成為雜草的樂園。

想到了夈粂麵的巨大食用價值,楊承誌心頭忽然一動,要是自己在農田的田埂上麵種植這種植物的話,一年下來這也能收獲不少夈粂麵,最起碼自己做出的飯菜又能提升一個檔次。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