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胡家窯頭(1 / 2)

塞外江南 黃土守山人 5415 字 1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塞外江南最新章節!

知道自己即將有一套楊家溝的住房,張武恨不得馬上打電話告訴自己的家人,他們馬上就能成為楊家溝的一員。

他能想想出如果家裡人知道他們能成為楊家溝的一員,那在他們那個地方會引起怎樣的轟動效果。

現在彆說是昊天縣成了,就是三晉這個煤炭大省也知道楊家溝斥巨資重建楊家溝,每一套住房的價格至少在幾百萬華夏幣。

但是這些房屋也是對於楊家溝的住戶,其他外來的人口彆說是擁有這樣房屋,就是想把戶口落在楊家溝都辦不到。

他們可是聽到不少傳聞,有很多人都想把戶口落在楊家溝,因為這樣就是他們不能擁有住房,要是楊家溝有什麼活動的話,他們也可能得到分紅。

但是楊承誌曾經立下規矩,沒有對楊家溝做出貢獻的,就是以前是楊家溝的村民也不可能重新把戶口落在楊家溝。

而現在自己彆說是能到楊承誌手下打工,就是全家的戶口都有能落到楊家溝,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為天大的好事。

孩子能到楊家溝這個現在全國都很有名氣的學校接受教育,妻子也可以不再作為一個家庭婦女每天抱怨,自己也有了穩定的收入,隻要楊承誌的酒廠不倒,自己就是八十歲的時候也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在送走楊承誌之後,張武趕忙給家裡的妻子打了個電話,他這樣一說,妻子還特意看了一下日曆,想知道今天是不是四月一號。

他的妻子根本不相信他們全部都能到楊家溝定居,要是他說又攬下什麼工程,他的妻子或許會相信,他說能到楊家溝定居,他妻子根本不會相信。

張武見妻子不相信,一著急立馬開車回家和媳婦解釋這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臨走的時候,張武還特意把楊承誌帶過來的圖紙帶上作為證據。

。。。。。。

楊承誌可不知道他離開之後張武給家裡打電話的事情,他出了指揮部徑直朝打穀場走去,按道理現在楊鳳山也在打穀場。

在路上的時候,楊承誌碰到不少出地乾活的村民,知道楊鳳山正好在家沒有出去,楊承誌和村民打完招呼就趕往打穀場。

現在這個時間正是人們出地勞作的時間,雖說現在人們的生活大有改善,但是因為楊承誌的緣故,所有的村民並沒有因為生活大大改善而不去地裡勞作。

他們都知道楊承誌雖然給了他們最大的幫助,但是還不願意讓他們扔掉傳承了幾千年的耕作。

這也是楊承誌為什麼一直努力去承包村名的土地,讓他們還是幫忙耕種,這也是楊承誌的一個初衷。

彆說是楊家溝的村民了,就是在酒廠上班附近村子的村民都知道楊承誌不想讓他們荒廢田地,他們在工作之餘還是要回到村子去耕種他們的一畝三分地。

到了大穀場上,楊承誌驚訝的發現,原本那些不易防火的氈子製成的帳篷都消失不見,打穀場上都變成了那種用鐵皮的簡易房屋。

換成了這樣的簡易房子,打穀場上一下變得整潔多了,最起碼不用擔心人們抽煙的時候就能引起火災。

這一切肯定是楊鳳山和村裡的幾個支委商議後的結果,現在村民的生活條件好轉,他們也都不願意有什麼意外發生。

楊承誌四下打量了一下,也沒有見到那些天購買回來的那些帳篷到什麼地方了,村子裡麵的房子都拆掉了,按道理說那麼多帳篷還在這個地方,可並沒有看到什麼大的房子,也沒有看到外麵存放這些帳篷。

想事情間楊承誌已經到了打穀場上,留在打穀場上那些年老或者照看孩子的村民都很高興。

楊承誌出去差不多也有四天左右的樣子,他們這些人幾天沒有看到楊承誌的話,乾活也沒有精神。

現在的楊承誌儼然成了所有楊家溝人心中的支柱,以前就是楊承誌在大門前站上一會,人們也覺得他們做事就有了方向。

但是當楊承誌一走上幾天,他們都感到做什麼事情也無精打采,這要不是還有楊鳳山的話,他們還真不知道怎麼辦。

楊承誌和這些村民都打了個招呼,問出楊鳳山所在的房間,就轉到楊鳳山那裡。

到楊鳳山家裡的時候,才知道楊鳳山為什麼沒有出去,楊鳳山正在家裡做表統計。

楊鳳山看到楊承誌臉上一下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給楊承誌倒了一杯水後,楊鳳山說道:“承誌,你過來的正好,我還正打算給你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