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元老院和後金貿易圖謀的主要“貨物”。雖說目前在山東、蘇北和浙北都已經設立了人口中轉站,而且發動機行動之後大量人口運到已經緩解了勞動力匱乏的問題。但是既然是貿易,就得有所圖謀,不然就成援助了。彆說企劃院不能同意,就是皇太極本人恐怕也要生出疑惑之心。
對元老院來說,滿清主要用途是作為一塊牢牢吸住大明注意力和國力的吸鐵石。隻要有滿清在折騰,大明就不會有足夠的財力和軍力來關注遠在兩廣的“髡賊”。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之後,元老院勢必要進入兩廣地區,明皮澳心的模式不可能在如此廣大的範圍內得以延續下去,為了贏得經營兩廣的時間,讓滿清使勁的折騰就是最好的牽製手段。
總體來說元老院並不傾向於通過花費昂貴的戰爭來達到目的。如果能夠通過於滿清的牽製來迫使明廷與元老院妥協,那是再好不過。
相比之下,通過貿易獲得的其他商品,除了馬匹和人口之外,在整體戰略上已經不值一提了。
皇太極聽到對方想要的是“生口”和馬匹的時候微微皺了下眉,人口和馬匹一直是後金政權最為重視的資源。
雖然滿清在曆次戰爭中都擄獲了大量的“生口”,但是這些人口已經大多數分給了八旗貴族和兵丁用在農業生產和役使上了,最近即沒有入關,又沒有和大明接仗,沒有現成的俘虜可供交易,要麼就隻能從各莊田、府邸上征用了。
至於馬匹,雖然白山黑水間蓄養的馬匹為數不少,但是女真總體是漁獵民族,並非畜牧民族,馬匹的保有量是有限的,平日裡還要向蒙古買入、強征馬匹來補充軍隊。
不過,馬匹來源倒比人口解決起來容易。隻要能從大澳手裡輸入足夠的商品,從蒙古人那裡購入馬匹不成問題,己方還能從中吃一次差價。因而皇太極對這個提議較為積極。
皇太極一麵和黃驊對答,一麵注視著這個“大澳人”, 黃驊的這種裝束他還是第一回看到:後金這裡朝鮮人不稀奇,第一次征朝的時候就從朝鮮擄來大量生口;日本人,偶然也有在海上迷航或者遭遇風暴“漂來”的。唯獨這大澳人,除了長相絕類漢人之外,裝束、談吐和舉止都和他遇到的任何一種人不一樣。他很快就判斷出來,所謂的“大澳人”絕不會是幾個大臣推測的那樣是某個大明海主的“偽稱”,極有可能是海外來得一股強大勢力――猶如眼下給大明鑄炮練兵的西洋人。
皇太極問了他許多話,包括供貨的商品種類和數量,互市的周期大概要幾年等等。黃驊看得出對方是事先是做過功課的,顯而易見對和己方的貿易非常看重。
他特彆提到了鎧甲的供應,還問到了購買糧食和“船上所用的紅夷大炮”的可能性。黃驊對鎧甲的供應作了充分的保證,紅夷大炮因為不知道元老院最終的決定,他隻能含糊其辭的說要再議。至於糧食,他說目前因為大澳自身也缺糧,所以很難出售。
“若你能在貴國諸貴麵前說動為朕買來糧食和紅夷大炮,朕不但厚給其值。與你也定然要厚給賞賜:美女姣僮,駿馬美玉,任爾選取。”皇太極笑著說。
“多謝大汗美意。”黃驊道,“此事容我回去之後稟報。”
皇太極點頭道:“你們大澳人來此貿易,求得不過個利字。雖然不過是逐微末之舉,但是能漂洋過海衝破破浪冒險而來,朕是很稱讚你們的。隻要能運來我朝需要得貨物,朕絕不會虧待你們。”
黃驊隻能唯唯稱謝而已。
皇太極命人給黃驊賜“克食”,就是薩其馬之類的滿洲點心。隨後又問了一些海天號的情況,同時表示他已經傳旨給鎮江堡,要鎮江堡為海天號供應給養。
至於一度雙方兵戎相見的事情,他隻字不提。
最後他說道:“就照這樣辦吧。你先回去休息,明日朕會派戶部的官員與你相商。我還要行圍,你們先退出去吧。”
黃驊被人帶到附近的一座帳篷裡暫時休息。雖然已經是中午,但是滿清入關前和關內的大多數漢人百姓一樣是日食二餐的,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入關之後的滿清皇帝也是這樣的。黃驊的肚子餓得咕咕叫,隻好拿送來得“克食”填了些在肚子裡――味道還不壞,特彆是用粘黃米做得豆包,口味尤其好,隻是甜味很怪,似乎加得不是糖而是蜂蜜。
下午,他又被召喚到皇太極身邊,觀摩了八旗將士的行圍。
四麵八方號角呼應,數千八旗士兵、包衣按照各旗旗色,從四方擂鼓鳴炮,搖旗呐喊。潛伏在草叢中的各種飛禽走獸受了驚嚇,紛紛四處亂跑。各路人馬按照金鼓旗號,依次衝入圍場,一個個挽弓搭箭射獵被擾動的飛禽走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