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封土堆已經打開,外側
墓道已經全部清理出來了。
站在地麵上就能看到拱形石磚封堵的那扇拱形墓門。
裡麵就是甲字形墓的田字部分了。
錢副主任請示道,“正好張老師來了,我們原本還想向省局報告呢,你看這墓室現在開啟好,還是等省局批準後開?”
其實主墓室早就被盜墓賊光顧過,這次從正麵打開,主要是為了尋找墓誌銘和彆的墓室裡麵的東西,請示不請示的問題不大。
張震心裡還惦記那些碎瓷片呢,也害怕拖太久,萬一下了大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當即沉吟道,“既然我來現場了,那就開,讓人注意千萬彆損壞了文物。”
隨著錢副主任一聲令下,兩個健壯村民跳下墓道,用鎬頭輕輕撬鬆了封堵墓門的磚頭。
二人開始一個往下拆,一個負責往地麵上送,很快一個黝黑深邃的大洞露了出來。
由於深山裡沒法接電線,他們隻帶了一台柴油發動機,平時不舍得用,此刻開始發揮了作用。
隨著發動機的轟鳴,幾盞白熾燈亮了起來,將墓門附近照得纖毫畢露。
張震也下了墓道,剛走到墓門口,忽而看到正對門土壁上嵌著一塊石碑。
他高聲叫道,“燈,這邊,弄亮一點。”
由於墓裡麵不是封閉狀態,所以也不怕缺氧,張震接著亮光走了進去,仔細看向那塊石碑。
隻見上麵用館閣體鐫刻著一篇墓誌銘。
“吾生於亂世,卒於風雲變幻之際。
吾出身將門,幼承庭訓,立誌報國。初從父征戰,曆經沙場,屢立戰功。然時運不濟,父戰亡,吾承其誌,率部禦敵。
曾與敵交鋒,數度險象環生,幸得將士用命,方保一時之安。後局勢紛亂,吾權衡再三,為保麾下士卒之性命,無奈擇路。
吾一生,誌在安邦定國,奈何風雲變幻,未遂宏願。雖有爭議,吾心無愧,所行皆為當時形勢所迫。
今吾長逝,願後世以吾為鑒,明事理,識時務,為天下蒼生謀福祉。吾雖身消,然魂不散,望佑後人,勿蹈吾之覆轍。
永眠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