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那塊,放在陶罐裡。很擔心養不好,便用井水完全浸泡著,一點兒都不暴露在空氣中。並且,還蓋了一塊布避光。
小的那塊,則放在一個瓷碗裡。也同樣用水浸泡養著,但用的那個碗太淺了,難免會在水上露出一大截太歲來。乍看起來,倒有些山在水麵浮出的架勢。
小塊太歲,是從大塊太歲上切下來,嘗試“分盆”的東西。把它裝進碗裡的時候,為了保險,也蒙著一塊布避光。
其實,太歲到底是不是怕光,這一點還不確定呢。
但黎錦覺得,在太歲繁殖得還不夠多的情況下,不能冒這個險。
黎錦想了想,忽然把小塊太歲上的布拿了下來,仔細觀察它現在的形態。
感覺上,這一小塊太歲,似乎長大了一些的樣子?是錯覺嗎?也許是吧,但缺乏記錄對比,無法證實這一點。
黎錦的行李中,不是沒有尺子。但尺子這種生活中不怎麼常用的東西,也就被收藏在了行李的深處。
即使有不是特彆迫切的需要,應該用上尺子,她也實在太懶得動手翻找並拿出來了。
因此,之前把太歲切下來一塊,放進瓷碗裡和陶罐去的時候,黎錦沒有用尺子量一下尺寸,並留下記錄。
所以,現在當然也沒有用尺子量一下,確認這東西確實長大了的意義。
沒有記錄的事情是沒法對比的。
就這樣吧。難得糊塗。
黎錦心想,如果它真的可以長大的話,之後應該可以越長越大,甚至還能長得比碗還要大吧?
到了那時候,就能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像傳說一樣,明明不吸收養分,卻能長得十分巨大了。
黎錦又去查看養在陶罐裡的太歲。
它的情況,也和養在瓷碗中的小塊太歲差不多。看起來也是似乎長大了一些,但無法排除是肉眼觀察的不仔細的關係。
黎錦想了想,微微蹲下去,雙手把大塊太歲從陶罐裡提了出來。
真神奇……雖然看不出來有沒有長大,但黎錦總覺得,這陶罐裡的大塊太歲,似乎變得沉重了一些呢。
明明體積看來沒有明顯變大,為什麼重量會莫名增加呢?難道這塊太歲“吸水”了嗎?
太歲這種東西,看起來並不像海綿,而像肉類、特彆是肥肉。
但是,誰都知道肥肉是不會吸水的。
“太歲”這樣的質感結構,明明與肥肉十分相似,居然還能吸水變重?這還真是奇怪呢。
黎錦心想,天下之大,真是無奇不有。
“這東西變重了不少啊。”黎錦說道,“不知道有沒有長大,外型變化真不明顯……”
阿誠本來還在一邊低著頭縫紉新型的手籠,聽黎錦一說,他抬起頭來看了看。然後,若有所思。
“愈合了。”阿誠沒頭沒腦地這麼說道。
“愈合了?什麼愈合了?”黎錦完全聽不明白阿誠的意思,追問道,“阿誠你說的話,我沒怎麼聽明白啊。你再說得清楚一些嘛……”
“阿誠之前切割太歲時,在它上麵留下了類似‘傷口’的痕跡,阿誠記得很清楚。”阿誠清楚地說道。“剛才阿誠看了一眼,發現那‘傷口’竟然已經變色變厚了。看起來,就像人身上的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