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誠生來命便很苦。但他從不抱怨。
父母早亡,遇到黎錦之前,阿誠不知經曆了多少顛沛流離。他應當是好人家的孩子,不但識字、頗知禮義,賬算得竟然比黎錦還好。
黎錦文武雙全,自然不是不會算賬。但她算大一些的數就要用上紙筆或算籌,不比阿誠能以心智強算。
收留了阿誠之後,黎錦發現阿誠竟然有這樣的本事,就把自己采購算賬的私事全都交給了他。以阿誠的忠厚老實,想來不會是愛占小便宜、會貪墨的人。
阿誠也確實十分值得信賴,跟著黎錦也有好幾年了,彆說實打實的錯事,就連一件可疑的事情,黎錦都沒見到他做過。
是以,黎錦要回京的時候,想到自己走了,阿誠留在那裡無人照拂,很放心不下。而她也不怎麼情願與阿誠就此彆離。
不料阿誠主動提出要跟著她回去,當時也讓心亂如麻的黎錦多少安穩了一些。
黎錦正在回憶往事的時候,阿誠卻神色嚴肅,似乎在思索她方才的話。
黎錦更覺得不好意思,她方才說那一番話,不過些許感傷而已,若是阿誠誤會了黎錦的意思,對她出言安慰,她便更要慚愧了。
但沒想到阿誠思索了一番,卻是開口問道:“將軍可是想玩耍什麼遊戲麼?將軍若是也想玩遊戲,阿誠可以隨時陪著將軍的。”
阿誠說出這番話,實是出乎黎錦意料。她又細一思索,覺得阿誠其實問得不錯,自己確實偶爾也想玩耍些什麼。
但也隻是想想而已。
現在就連吃飯都要忍到把事情辦完了才能安心果腹,哪裡有什麼玩遊戲的時間。
何時家境回到了小康之上,或許還能認真想想。
黎錦想到這裡,對阿誠笑道:“謀生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哪有時間玩耍啊?以後再說吧。阿誠,謝謝你啦。”
阿誠聽了,微微不喜道:“將軍真不必對我說謝字的。”
黎錦的笑容更加明朗,她抬手撫了撫阿誠的頭頂:“好啦好啦。彆計較這個,咱們還是辦正事吧。”
說完,黎錦立刻轉身,也不看阿誠此時的表情,而是走近那一群孩子,朗聲打斷了他們的遊戲。
“孩子們,想不想要一筆零花錢呀?”
黎錦聲音清朗,音量雖然算不上很大,卻顯得很高,一開口附近的幾個孩子便都聽到了。
黎錦對他們打招呼的內容,算不上很有誘惑力,反而有些像拐子在哄騙小孩。
但黎錦相貌華貴,氣質灑脫,怎麼看也不像壞人。
因此孩子們聽見黎錦的話,並沒什麼不安的反應,隻是停下來一齊望著她。
扮演母雞的孩子道:“無功不受祿。你是要我們做什麼才肯給錢?”
他們居然連這個道理都知道,黎錦不由得感到有些稀奇。
黎錦笑道:“你們可知道‘山裡紅’?紅紅的,有指甲大小。出了城,山中樹上常見這種野果子。你們若是摘了……”
她用手臂比了一個洗臉盆大小的圓圈,道:“誰若是拿來這一盆‘山裡紅’,我便給他十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