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燈”的形狀與結構,就如黎錦較早前所說的那樣,有一些茶壺的影子。
“電石燈”的結構,主要分成上下兩部分。
從下麵的那部分開始看的話,就會看到兩條纖細的、猶如茶壺壺嘴一般的“噴嘴”。
這是用來釋放可燃的“電石”氣體的通道。不預留這些通道的話,就無法用這種氣體來照明。
“電石”本身是不可燃的。但是遇到水之後,卻會仿佛受到了刺激一般,外觀上變得異常活躍,還不斷釋放出可燃的氣體。
這種奇異的氣體被點燃之後,燃起的火焰無論大小,都會異常明亮。
不知是誰,偶然發現了“電石”這種東西遇水就會產生氣體,火焰還很明亮的這一特性。
之後,有些人便想到,製作出特殊的燈盞的話,便可以作為一種較為理想的照明工具而存在了。
“電石燈”就是這麼誕生的。
而“電石燈”上麵的那部分,結構就十分複雜了。
它的上半部分,有一塊孔洞很多、類似篩子的漏水點,還有一個名為“閥門”的結構機關。
“閥門”這種獨特的結構,可以用開關來控製旋轉,決定是否允許那些小洞漏下水到下半部分。
因為這個“閥門”的造型以及結構,相當複雜與獨特的緣故。
所以,黎錦認為,隻有交給阿誠,才能重現出她心中所想的“電石燈”的樣子。
阿誠之前去鐵匠鋪的時候,竟然通過借用他們的工具,打造了黎錦想要的餐具等物品。這一點,讓黎錦印象十分深刻。
如果是職業的鐵匠、這樣的“其他人”的話,黎錦會莫名地感到排斥與不信任。
究其原因的話,應該是因為,黎錦一來,不願意自己的獨門絕技讓彆人知道秘密,二來,也不太相信“其他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幫助自己打造出想要的器物吧。
不過,這隻是黎錦牽強的解釋而已。
真相也許是,黎錦喜歡由阿誠打造出來的任何物件,僅此而已。
雖然黎錦不太清楚這是不是真實的答案,但對此,她確實無法予以否定。
總而言之,“電石燈”最重要、最特彆的結構,就是這個“閥門”了。
“閥門”被隱藏在上半部分的最下方,也就是整個“電石燈”中央的位置。
“閥門”的結構也是比較複雜的,單純用語言來解說的話,實在很難描述。
但用圖像進行展示閥門結構的話,黎錦認為,對阿誠來說,還是很容易理解的。
在打造好最複雜的“閥門”之後,“電石燈”的整體就等同製作完成了。
這時,隻要往“電石燈”裡放水,再點燃受到水的刺激散發出來的氣體,基本上就已經可以開始使用“電石燈”了。
而更為具體的使用方式,黎錦覺得,或許還是需要“電石燈”的燈盞被打造出來之後,才能通過演示來傳達吧。
“所以,阿誠你明白了嗎?”黎錦說道,“可能比較複雜,但我覺得這僅僅是看起來複雜而已,實際上,結構也不算難的啦。”
“阿誠明白了。”阿誠簡單地回答道。
說完之後,阿誠甚至連思考的問題都不問一下,也根本不向黎錦確認,就直接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