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總知青20(1 / 2)

在徐子凡將村子全麵發展起來的同時, 楊婉雲已經在不同的報刊社發表了二十幾篇文章,然後簽了合約, 開始穩定地在一家報刊社做專欄作家, 每周連載中長篇勵誌故事。這篇故事連載了兩個月之後,被一家出版社看中, 已經談好要出版了。

刊登文章跟出書可是完全不同級彆的, 這意味這楊婉雲有了一個重大的進步。楊永慶和馮玉英看著女兒、女婿的成就, 簡直做夢都要樂醒。現在家裡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個可愛的孩子了

這天吃飯的時候, 馮玉英就對催上了他們倆,“你們啥時候要孩子啊現在趁我們兩個還年輕,能幫你們帶孩子,你們也輕鬆點,再說凡子家裡也該催了結婚快一年了還沒孩子算咋回事”

楊婉雲每天去學校給學生上課,回家還要備課、寫文章,其實很忙, 想到要懷孕生子,她就有些遲疑, “凡哥,你家裡那邊催了嗎”

徐子凡搖了下頭,“不用擔心這個, 他們肯定還以為我天天下地乾活過苦日子呢,連信都不敢給我寫,怕我管他們要錢。”他看向二老,說道, “爸、媽,我在京市的時候聽人說過,太早生育對母親的身體不好,對孩子也不太好。最好是在27歲左右生孩子,這樣更容易母子平安。”

“啥27那不還得等8年”馮玉英嚇了一跳,擺擺手說,“你這聽誰瞎說的大家夥兒誰不是18、19就生孩子的有的早的16就生了,也沒看他們咋地,肯定不是真的。”

楊永慶也抬起頭露出不讚同的神情。

徐子凡笑說“不是說早生一定不好,隻是晚點生好的幾率更大。比如更健康、更聰明、更壯實之類的,反正我們還年輕,不等到27也得等到23以後,不著急。到時候咱們家生活更好了,孩子的日子也更舒坦。”

從27降到23,就是從8年降到4年。馮玉英想想覺得還是能等一等,雖然結了婚總不生孩子容易叫人說閒話,但徐子凡那麼有本事,說的話還是要聽進去。既然早生對閨女和外孫都不好,那還是再等幾年。

她想了想,叮囑道“人都說一個家有了孩子才穩當,但我看你倆呀感情挺好的,要是決定晚幾年要孩子,可不許瞎鬨騰啊。咱家日子好過了,那也得一家人開開心心在一塊兒才算好,知道不”

楊婉雲好笑地應道“媽,你放心,我們倆肯定好好過。”

徐子凡也應了一聲,“爸、媽,你們就什麼都彆操心了,我倆肯定好好過日子,好好孝順你們。”

他也知道他這張臉挺招蜂引蝶的,以前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知青,頂多就是個小白臉,看他的人不少,但真勾搭他的就蘇晴一個。可現在他身材練得健壯了,很有男人味,又辦廠、辦學校什麼的成了十裡八鄉最有本事的人,可不就吸引了很多小姑娘

楊婉雲去京市的時候就有小姑娘跟他偶遇,他都當沒看見,遇上誰都目不斜視。現在村裡發展越來越好了,有大膽的姑娘常常看他,頗有點追求愛情自由的意思。所有人都知道當初他跟楊婉雲結婚是因為落水,自然就有打著愛情自由的旗號想“拯救”他的女人,不過都被他乾脆冷漠地拒絕了,沒讓人鬨到楊婉雲麵前。

馮玉英估計就是知道一點情況有點擔心,才想催著他們生孩子。不過他在嶽父、嶽母麵前一向信譽良好,說過的話從來沒食言過,有他的承諾,他們就放心了,把生孩子的事推遲了好幾年。

幾年時間,足夠讓這個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是住過牛棚的那位開國將領平反了,他是元帥級的,回京市後職位極高。楊家作為一直照顧他、救過他小孫子性命的恩人,自然被他特殊照顧。他知道徐子凡不想從政,所以就給了他一條軍隊的線,他們食品廠從此就可以給各個軍隊運送食品。離得近的運送豬肉、雞鴨魚等等都可以。

這條線直接讓食品廠的收益翻了五倍,而且還在不斷增加,徐子凡更是趁機申請公社撥了一大筆款項,將食品廠擴張了一倍。這一次,他們村裡的村民有一半成了廠裡的正式工,另一半也成了養豬場、養雞場和魚塘的正式工。而且每個等級的工資漲了5塊錢,除了老弱病殘,所有人最低都能拿到30元一個月。

員工宿舍也住滿了,剛開始多是村裡人的親戚朋友過來,後來又多了附近生產大隊的人,再後來縣裡無所事事的人也有來的了。當然他們都是從臨時工做起,表現出色才能轉正,還真讓徐子凡挑出不少人才,把領導班子湊齊了。

因為村裡人越來越多,徐子凡就把那位國醫聖手安排到衛生所去了,讓他乾他的老本行。這位老人因此過得舒坦了不少,還能繼續給人看病,慢慢竟對這個村子生出了感情來,後來給他平反還他財產,他都不願意回京市去,就這麼留在了村裡。

再之後,農村改革就開始了。這幾年因為徐子凡發展食品廠,讓他們公社成績非常亮眼,糧食方麵就沒有再多交。徐子凡也拐著彎勸了劉社長,不要為一時攀比虛報數目,紙包不住火,當社員們吃不飽鬨意見的時候,這種壓榨百姓虛報產量的行為一定會被發現,那結果絕對是慘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