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喬山郡的橡膠加工廠已建設完畢,不日便可開啟橡膠提取工作。”
朝堂大殿之中,張子房頭戴進賢冠,身著絳紗袍,手執笏板,從容稟奏:“然野外橡膠數量有限,將來恐難以滿足工業發展日漸增大的需求,臣懇請陛下批準,於交州、黃州、滄州等地,擇氣候適宜處開辟橡膠種植園。”
關於橡膠種植之事,薑舒早有計劃,聞言便直接批準了奏本,與眾臣商談此事。
待確定了成立橡膠種植園的所需錢款與相關負責人,張子房如完成任務般,麵色輕鬆地退回原位。
緊隨其後,將作大匠劉淳出列道:“啟稟陛下,圖書館鐘樓已於昨日落成,太卜局筮定吉時吉日,臘月初一正式鳴鐘開放。”
薑舒眉毛微揚,這倒是件好事。
劉淳口中的圖書館並非密陽圖書館,而是巽陽新建的鐘樓圖書館。
自開國以來,科舉之製一直是朝廷推行的新政重點,為促進都城的文學風氣,薑舒覺得巽陽需要一座麵向百姓開放的知識庫,便將此事吩咐了下去。
起初他隻想建一座圖書館,後來在將作寺上交的設計方案中看到了鐘樓的設計,薑舒頓感醍醐灌頂。
目前鐘表的造價還很高昂,平民百姓傾儘家財也未必能買得起一台座鐘,而若能將計時功能融入大型建築,凡經過圖書館便可知曉準確時間,這對於那些買不起鐘表的人而言著實方便不少。
於是,他果斷通過了鐘樓圖書館的設計方案。
“關於鐘樓鳴鐘報時之事,是間隔半時辰一敲鐘,還是每日午正敲鐘,微臣不敢擅自決斷,還請陛下定奪。”
薑舒聽了無言,心忖這是哪個小傻瓜想出的提議,每隔一個小時敲一次鐘,家住附近的居民該有多煩啊,晚上睡夢裡都是“鐺鐺”的鐘聲。
“午正鳴鐘即可。”他給出決定道。
將作寺事了,緊接著又是太常寺。
“啟稟陛下,關於國營醫院一事,臣有以下規劃……”
薑舒坐於高殿之上,有條不紊地解決著臣子們傳遞的問題。
國土雖大,但在天天開會的情況下,也沒有那麼多的重要政事需要處理,故每日早朝,商議討論通常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
不過今日倒全非小事。
因有臥龍閣這一機構存在,薑舒對大臣所奏之事基本諳熟於心,待公立醫院的事情商討完畢,他就望向了謝愔的方向。
對方仿佛能感知到他的視線,順勢出列道:“啟稟陛下,留溝郡偷換糧種一事已有結果。”
此言一出,殿中倏然變得寂靜萬分,隻聽尚書令清雅如泉水流淌的嗓音緩緩陳述其果。
“飛鷹衛於王弘彆莊私庫搜出稻種千石,其治下諸縣令、丞等,家宅、田莊均藏有大量稻種,數目與朝廷派往留溝郡的糧種吻合。”
“這麼說,留溝郡的上層官員們,是無人無辜了?”薑舒冷笑一聲,視線轉向了廷尉王譽。
留溝郡太守王弘出自定山王氏,廷尉王譽亦是定山王氏出身。
薑舒很難不懷疑,正因主管詔獄的廷尉是本家人,王弘才敢如此肆無忌憚地將朝廷分配的雜交稻種偷換為陳年穀種發給百姓。
不得不說,從臥龍閣得知此消息時,薑舒著實好一陣氣悶。
魏國開國不過一年,國家才剛安穩,民眾缺糧的問題才剛得以緩解,留溝郡那群官員便乾出了這等貪婪**之事,將國家分配給老百姓的高產糧種收進腰包,換成爛穀子陳種發放民間,要不是臥龍閣發現及時,非但留溝郡今年的糧食收成被耽擱,民心也將大大動搖。
其實其他地方多少也有些類似的情況,薑舒心中氣憤,但他也知曉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隻要那些官員能及時收手,他可以佯裝不知,但留溝郡的情況實在過分,必須拉出來殺雞儆猴。
“王弘心術不端、貪得無厭,身為一郡之長,非但不愛護治下,反而帶領僚屬吞沒百姓之糧,著實令朕失望。”薑舒就這麼直直地注視王譽道,“此案,王卿你可審得清楚?”
王譽自聽到“王弘”二字,臉上便籠罩起一層蒼白不安之色,片刻之間,已將這個蠢親戚從頭到尾罵了個遍。
若說剛上任時,他還抱有一絲興盛家族的念頭,在朝中任職一年過後,他早已看清,如今的朝廷絕非過去那個被門閥統治著的舊朝,它是被皇權牢牢掌控的朝廷,他們所有人的一舉一動,都在上麵那位的眼皮底下……
似是生怕被拖累,他連忙出列跪地道:“臣定秉公審理。”
“那朕就等著你的交代了。”
王譽額頭冒汗,神情決然地再次領命。
留溝郡的事處理完畢,薑舒心覺今日的朝會也該結束了。
“眾卿,誰還有事要奏?”
話落,殿中一片冷寂,仿佛仍沉浸於方才的嚴肅氛圍中。
薑舒正想說“無事退朝”,這時一聲沙啞的“陛下”打斷了他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