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明日使君會召見上榜的畢業學子,這回可要叫這小子出回風頭了。”
“也是到他該出風頭的時候了,我第一次看到他在食堂,好家夥,一口氣吃下了五碗飯,那時我便知此人定是有這麼一天的……”
·
今年畢業的郡學學子較多,全部湧入一堂未免太過擁擠,因此薑舒選擇了分批召見。
先是庠序上榜的八十五名學子,爾後是技校三院的前十名,最後是武學的全體學子。
前二者的畢業致辭都是在官署中進行,而武學的學生們,則是薑舒親自去到軍營會見的,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看看兵士們的操練。
目前郇州兵總數在八千人左右,這些兵除了要換防邊境部署,保護郇州安危,一些州郡縣城間的巡邏、押運糧草等工作都是由他們負責,所以真正留在密陽大營內訓練的隻有三千餘名兵士。
到校場時,兵士們正在武官的指揮下練習槍陣,薑舒僅站在遠處觀看了一陣,未作打擾,待到了休息之時,方召集所有參與武學畢業考試的武吏們到營房中會見。
聽說使君召見,在軍營內的武吏們不管有事沒事都來到了房中,還有幾個分明沒參加畢業考試的,也跟了進來,排在後排湊熱鬨。
武學的規矩是凡什長及以上軍職者,皆可入學,因此參加畢業考試的武吏也多得很,六七十個強壯的軍漢排成隊昂首挺胸地站在營房內,將屋子擠得滿滿當當的,瞧著頗為些氣勢逼人。
薑舒麵不改色地坐在案幾前,手中拿著一卷文書,抬眼掃過眾人,繼而嗓音清朗地開口:“衛熹可在?”
話落,第二排一人便走上前來,單膝跪地行禮:“仆在此。”
薑舒打量了對方幾眼,此人身材高大精瘦,容貌年輕端正,五官輪廓如刀刻般棱角分明,眼睛尤其炯炯有神,給人以一種似曾相識的可靠之感。
這種紮實穩重的武將氣質,實在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步驚雲。
出於這個緣故,薑舒對其印象甚佳,想了想問:“吾聽聞你在武學之中甚為發奮努力,常苦讀兵法至深夜,你可是心中懷有何抱負或是仇恨?”
衛熹神情肅然答:“回使君,仆對匈奴之殺父仇恨,使君與步將軍已替仆報之,而今屬下隻想勤練武藝、殺敵立功,盼望有朝一日可成為如步將軍那般戰無不勝、用兵如神之大將,為使君效命!”
“很好。”薑舒就喜歡這般刻苦且心懷抱負之人,他拿起文卷道:“此次武學畢業考核中,你奪得魁首,非但精於騎射武術,文算兵法同樣優異,可擔當大任,現任命你為軍府長史,掌參謀、文書,兼領兵作戰,你可能勝任?”
衛熹愕然抬頭。
長史乃軍府僚佐中職位最高者,可以說是幕僚之長,長官身邊最親近之人。
這樣的任命,於他一底層出身之人而言,無異於一步登天。
他不可置信地睜大雙眼,直愣愣地凝望著前方清雅而不失威凜的青年。
當感受到那雙溫和眼睛中透露出的讚賞之意,不由得胸中澎湃。
衛熹抿了抿唇,聲音鏗鏘有力地抱拳受命道:“仆領職,謝使君恩澤。”
薑舒緩緩點頭,將任命書交給了他,旋即又抬起視線,鎖定站在第一排邊角的少年,道:“秦朗上前一步。”
秦朗大概猜到接下來要接受什麼,微微吐了口氣,上前單膝跪地:“屬下在。”
對於熟人,薑舒就不多客套了,直接進入正題道:“你在此次的武學考試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除武藝考核外,兵法、文算皆為翹楚,現吾任命你為軍府司馬,掌參讚軍武,管理本府武職,你可能勝任?”
軍府之中,長史與司馬皆為上佐,雖說司馬職位稍次於長史,不過這本就是按照實打實的武學成績來安排的,秦朗自然毫無異議。
他俯首行禮道:“屬下定不負使君所望。”
薑舒點了點頭,在對方前來接過任命書時,出聲鼓勵道:“你很年輕,前途甚廣,今後要繼續努力。”
秦朗沒拿到第一,其實一直有些許悵然失意,聽聞對方此言中對於自己的安慰與器重,不禁心生感動,彎腰深深一揖:“謝使君厚愛。”
兩道任命書一下,其他參與過武學考試的武吏都羨慕得眼紅。
大夥都有職位在身,時常因為工作而無暇顧及課業,教課的老師也甚少加以約束。
今日以前,大家都以為去武學上課隻是為了增加點文化知識,沒幾人認真放在心上,聽不聽課、課後複不複習全靠自覺,縱使是畢業考,也有缺席文試的,誰能想到,最後竟還有這樣的好事。
什長李剪忍不住衝身邊人嘀咕:“早知如此,我便好好聽課了,我若較起真來,定能將這倆毛沒長齊的小子比下去。”
“你可少吹點牛吧,老夫子講課,你哪次不是趴在案上睡過去的?”旁邊人毫不留情地拆穿道。
聽他提起老夫子,李剪回憶起那些令人發困的長篇大論,一時無從反駁。
“其餘參與本次武學考核的,成績優良者亦有調職,具體的任命,稍後兵曹掾會告知各位。”
薑舒最後總結,站起身看向眾人:“吾首掌軍府,對於州內武事諸多方麵尚在學習摸索之中,望今後能與諸位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