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吳高道了謝,樂岫大方地
賞賜了禦膳房的眾人,聽著所有人發自真心的感謝,樂岫覺得討好了戚淵,一定要從他手上再多弄點銀子,用他人錢財慷自己的慨,這種事做起來實在舒服。
離開禦膳房之前,樂岫頓了頓,朝靜秋道:“去打聽下那個送膳食的小太監如何了?”
說要殺雞儆猴,但終究是一條人命,她還在沒辦法把人當做書裡麵的幾個字。
靜秋應聲而去,沒一會就帶來了樂岫想知道的消息。
禦膳房失
職惹惱了她,小太監更是顛倒黑白,管涼菜說是熱菜,後頭這一條欺上瞞下能讓小太監沒了命。
聽說從瑤華宮拖出來就被打了五十板子,現在隻剩了一口氣,按著禦膳房的意思,是那麼就放死了,用來頂鍋。
她昨日發落了肖嬤嬤,這個小太監想這時候撞上槍/口,不免不是其他人的安排,想試一試她。
就是個倒黴鬼。
想了想,樂岫吩咐靜秋叫人給小太監找人治傷,不好惹的人設可以慢慢來,一條人命就那麼沒了,她心沒硬到那個地步。
*
穿書之前的世界工作忙,樂岫沒去過故宮,隻在電視裡看過紫禁城。
現實證明電視上看跟身臨其境完全是兩個概念。
腳踩青磚,看著兩旁的丹墀、遠處宮殿飛簷琉璃瓦,身邊兩側是靜默無聲的宮人,樂岫吸了口氣,覺得這皇宮的氣味都與她在現代嗅到的不同。
戚淵雖然是暴君,但卻不是貪財好色,不問民生的昏君。
倒是先皇信道,迷戀長生不老之術,不止勞民傷財在各地建了不少三清道觀,養了許多道士為他煉丹,死後留下了不少爛攤子。
而戚淵登基後就在收拾各處的爛攤子,恢複民生,大多時候都在禦書房辦公。
打聽到戚淵在禦書房,樂岫帶著湯盅過去,在大殿外就被攔了下來。
守門的太監,辨認了片刻才認出來人是瑤華宮的瑤公主。
掃了眼她手上拿的紅木雕花食盒,守門太監頓感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笑著迎了上去:“奴才給公主殿下問安,殿下萬福金安。”
“公公不必多禮,我家公主去禦膳房親手給陛下熬了盅參湯,特意帶了是給陛下請安,不知公公可否行方便,去通報一聲。”
靜秋笑著上前交涉,說著遞上了個紅荷包,塞了上前,靜秋還是不習慣地看了樂岫一眼,見她沒有不讚同的表情,才放下了心。
今個太陽真是從西邊出來了。
太監忍住臉上的驚訝,應聲道:“殿下有心了,隻是陛下吩咐了陛下在禦書房辦公期間不許任何人打擾,奴才去稟告嚴公公一聲,再來回複殿下可否?”
“勞煩公公費神。”
樂岫抬眼打量禦書房的景致。
通常帝王登基都會把皇宮換新一遍,至少換換擺設,祛除前任帝王的痕跡。
但是戚淵不同,之前宮廷是什麼模樣就是什麼模樣,他既沒有新建宮殿,甚至連這禦書房的雕梁畫柱,也殘留了許多道家神話祥獸的色彩。
甚至壁影繪的都是鴻鈞煉丹。
禦書房說是書房,也是宮殿。
外庭擺的種著桐木,擺著棗木盆景,花倒是沒太多的講究,牡丹、芙蓉、海棠都有些,隻是擺置都像是有既定的陣法,樂岫以前製作遊戲的時候,有個風水元素的遊戲,所以她了解一些皮毛。
一眼看過去她就知道禦書房應該完全就是之前皇帝布置的,戚淵沒改也不知道是懷念他爹,還是根本不在意。
在外庭等了片刻,這次回來不止通傳的太監,他身後還跟了
個少有年歲穿著紫紅圓領錦袍的大太監。
這個人原主的記憶裡有印象,是戚淵身邊的掌印太監,嚴忠。
上次便是他傳達了幾句戚淵的話,就讓原主病的下不了床。
“幾日不見,嚴公公神采依舊。”
不等嚴忠開口,樂岫先開口寒暄,隻是她不擅長此道,說出有些乾巴,為此樂岫嘴角揚起笑容,眼睛微彎。
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笑得好什麼話都能潤色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