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1 / 2)

譚帶走了布魯斯的父母,也奪去了他的童年。

這座城市墮落而繁華,屬於哥譚的市民堅韌卻又脆弱地活著,如同人類的“超我”和肮臟的“自我”——那是人們無法割舍的兩麵性。

拯救哥譚,就像在詰問:如何才能讓人類拋棄劣根性?

——上一個覺得人類群體能夠覺醒、能夠被拯救的人,是德國的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尼采,他最終抱著一匹馬精神崩潰了。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有過一段迄今為止對人生最完美的詮釋:“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座橋梁,而非目的。”

布魯斯·韋恩是一座屬於哥譚的橋梁與燈塔。

他如此深沉又絕望的愛著哥譚。

——然後詹姆斯出現了。

和沉默的哥譚如出一轍,詹姆斯的內裡同樣迷茫無助。

他可以擁有一切,也可以一無所有,他獲得了過多的自由。

世界的管理員為自己“不可控”的那部分疑惑著。

——他正在越來越深刻、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與“其他人類”的不同。

他早已不是人類了。

布魯斯知道他代表了什麼,因此抓住了機會。

布魯斯是世界上最好的偵探——和犯罪分子極為接近的偵探,他天然就懂得在情感中操縱他人。

而詹姆斯……

他的善意縱容了布魯斯·韋恩的索取。

……

蝙蝠洞裡的詹姆斯打著哈欠伸了個懶腰,反舌鳥用喙蹭了蹭他的臉頰——他可不像哥譚的黑漆漆那樣有著瘋狂的控製欲,更不會窺探戀人的隱私,因此完全不知道布魯斯們在聊什麼。

布魯斯抬頭注視著監控屏幕裡的青年,鋼藍色的眼睛顯得深邃非常。

“……他會和我是一樣的。”

他這樣回答了自己的同位體。

“哥譚會成為我和他共同的責任。”

詹姆斯與他何其相似,他向黑暗騎士釋放著無條件的善意,補償了布魯斯心中空缺的那部分。

布魯斯也會填充詹姆斯心中的失意與彷徨,他將給予詹姆斯新的認知、自己的世界觀、正確的一切,包容他的疑慮與不安。

他引誘了他、規訓著他,詹姆斯·霍克利隻能屬於哥譚。

——在他的注視之下。

這才是黑暗騎士深沉的愛。

【The End】

作者有話要說:

韋恩結局:Batman is watg James.

*萊拉邁克爾斯(Ly Michaels)出場於“無限地球危機”,改編參演了《綠箭俠》劇集和《閃電俠》劇集。

* Anthro Verte可自動調節椅出場於Batman v Superman:Dawn of Justice(2016),價格在1,560美元左右,電影裡是定製款。

*如果本文出現“天國超”,將會是96號地球的“布蘭登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