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那小子不是良配(1 / 2)

上醫至明 陳家三郎 7382 字 2個月前

汪梧醫生請餘至明吃飯的地點,就在他中醫部的辦公室。

隨著汪醫生走進辦公室,餘至明禁不住抽動了一下鼻子。

濃濃的飯菜香味,還有澹澹的中藥味。

這是請他吃藥膳大餐?

餘至明在擺滿了砂鍋、瓦罐的會客區茶幾上瞄了一眼。

緊接著,他的視線又投向了站在沙發旁,身穿緊身高領毛衣,半身裙,還有短靴的妙齡美女身上。

“餘醫生,這是我的女兒汪水蘇。”

餘至明朝美女輕輕的點頭笑了笑,就聽汪梧接著介紹,“水蘇是一種中藥。”

“我把幾種適合做女孩子名字的中藥丟在盒子裡。結果,她媽媽摸出了水蘇。”

這個取名方式,挺……彆致。

餘至明在心裡評價了一句,和汪醫生分坐在了茶幾兩側。

他打量著茶幾上的菜。

餘至明能認出主食材的菜有燉豬腳、燉排骨,燉羊肉,還有一條蒸魚,挺豐盛。

非常符合他肉食動物的喜好。

不過,大多是燉菜。

汪梧拿起快子,道:“餘醫生,請,先品嘗一下味道,我們再談合作!”

餘至明也沒客氣,拿起快子就把茶幾上的幾個大菜,依次品嘗了一遍。

每個菜都有澹澹的藥香味,不過藥香味沒有搶味,也沒遮掩了主食材的香味。

總體來說,挺好吃。

隻是,這個挺好吃是因為它是藥膳,讓餘至明不由自主的降低了評價標準。

要是在魯味居、怡園飯莊吃到一桌這樣味道的宴席,餘至明肯定不會再去光顧的。

“餘醫生,請品嘗一下這鴿子湯!”

餘至明從汪水蘇手中接過一小碗帶著幾小塊肉,湯色清亮的鴿子湯。

他先道謝了一句,又小喝了一口湯。

“味道香濃,好喝。”

餘至明評價了一句,又看向汪梧,輕聲道:“汪醫生,我不是美食家,隻能大體說一下我的感受。”

他沉吟著說:“這些藥膳,比不上飯店大廚做出來的味道,但是比小餐館,比起我家自己做的,要好上一些。”

“藥膳主要講究功效,能做出這個味道,我覺得相當優秀了。”

汪梧很是受用的哈哈笑道:“既要保持一定的功效,又要吃著美味。”

“餘醫生,你或許不信,這些藥膳配方,是我曆經十年反複試驗,不斷改進而來的,每一道菜都凝聚了我大量心血。”

汪梧喝了一口鴿子湯,回憶著說:“餘醫生,我母親生我是早產。”

“我生下來就有不足之症,從小我就長的瘦弱,小病不斷,經常喝中藥。”

“為了擺脫難以下咽的苦藥湯,上中學時,我就自己翻閱家中的醫書,想著配置出好吃又養身的藥膳。”

“從那時起,我就一頭紮進藥膳這一領域,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研究。”

汪梧有些自得的說:“那汪計藥膳,就是我那麼多年的研究成果。”

“但是,藥膳研究的最大成果,是把我的身體給調理好了。”

這話,讓餘至明忍不住打量汪醫生。

也就一米六出頭的身高,乾瘦乾瘦的,毛重能有八十斤嗎?

就這樣瘦猴一樣的小身板,還是一直吃自家藥膳調理出來的?

餘至明不由自主的對他家藥膳的功效,產生了深深地懷疑!

汪梧自然看出了餘至明臉上的質疑,不在意的嗬嗬一笑。

“餘醫生,我早年的身體,不止一位醫學大家給診脈看過,斷言壽數不會超過四十。”

汪梧用手勢朝餘至明比劃了一個數字,朗聲道:“我今年可是五十有七了。”

“我感覺,能至少再活二十年。”

才五十七歲?

餘至明又禁不住瞅了瞅汪醫生那一臉皺紋的小老頭模樣。

這副尊榮,六十七歲都不會有人懷疑。

餘至明認為,為了藥膳的功效能令人信服,汪醫生還是不要出來現身說法為好。

他轉移話題,問:“汪醫生,關於這藥膳的合作開發,你是什麼意見?”

汪梧輕歎一聲,說:“當年,我曾雄心勃勃,想著把藥膳發揚光大,生意做大做強。”

“奈何時運不濟,虧的一塌湖塗。”

他迎著餘至明的目光,說:“餘醫生,我們以藥膳方子入股,占股四成。”

“企業的經營和推廣等等,我們不管,隻負責藥膳的配置和生產。”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