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名著?不,偉大的名著!(1 / 2)

藍星。

全網。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遊記》在全民中掀起的浪潮並沒有平息,反而變得越來越瘋狂。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全球銷量便已經破億。

這時候,許多人才不得不承認,西樓的這部作品堪稱幻想類第一暢銷書。

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歡,讓業內人士看到了《西遊記》未來的龐大IP價值!

因為傻子都能看出,它太好做改編了。

動漫。

動畫片。

電影。

電視劇。

全球各地的記者,幾乎都拍到了多人搶購《西遊記》的畫麵。這種情況,比當初《羅斯奇幻之旅》出版時要瘋狂的多。

幾乎現在所有的周邊IP開發,估計《西遊記》都能輕鬆弄出來。

早已等得迫不及待的讀者們衝入了各大書店。

作為《西遊記》的最後一部,大家當然都想第一時間知道師徒四人最後的結局。

沒意義。

此言論一出,登時引起了全網嘩然。

前世,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都快五十億了!

至於其它與《西遊記》有關的電影,更是高達上百部!

忽然有一個讀者發表了一片議論:“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在《西遊記》中出現了許多許多的妖魔鬼怪,但是這些妖怪的結局大不相同。沒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孫悟空打死了,而有背景的妖怪都被自己的後台接走了。”

完整版!

來了!

這些加起來的價值,說千億都是少的。

若是真要將一部幻想跟名著去對比,這才是最可笑的。

不過此刻,距離各項IP開發還早。

王默剛剛給鐘安的《大話西遊》上下部,便是其中之二。

場麵相當精彩。

但這個時候。

百億?

周邊。

天生的改編聖體!

無數人商業人士羨慕得眼睛都紅了,西樓這人是不是怪物啊?

想當初的十篇童話作品,如今的周邊IP早已經在全球各地開花,其IP價值達到了數十億華幣以上。

有業內人士猜測,《西遊記》將來的IP價值,恐高達百億。

當然還有人在冷嘲熱諷:“跟名著差遠了,就一爽文。”

尤其是無數的初、高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拿著自己生活費,狂熱喊著我們要修仙、我們要新的法寶、我們要消滅魔幻,將一本本西遊記高舉在手中。

而遊戲,一個《夢幻西遊》在華夏卷了多少錢?

不計其數!

看到這些言論,《西遊記》的粉絲們幾乎都選擇性忽略。

打發叫花子呢。

而現在,西樓寫出的《西遊記》,後續IP價值更是無量。

有人悵然若失。

有人感慨不已。

至此,這部九十多萬字的長篇浪漫主義宣告全部公之於眾。

電視劇、動畫、動漫……等各種各樣的版權開發,更是數不勝數。

惟有王默心中冷笑。

王默的注意全都定格在一件事上,那就是:在這周五,《西遊記》的下部正式出版。

所以王默在看到那些所謂業內人士分析《西遊記》IP價值有著上百億時,才會嗤笑。

遊戲。

當看到唐僧師徒在經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從西天將經取回,並且四人都修得正果時,讀者們吊著的心才終於變得圓滿。

有人開始二刷。

雲海傳媒也是反應迅速,幾乎在《西遊記》上部剛剛熱銷時,高層便立即召開了會議,決定成立《西遊記》事業部,全力開展其版權開發。

這個價值,嚇到了許多人。

這麼多的電影,其加起來的票房,都足足有著數百億。

“臥槽,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沒必要爭執。

除了他,誰都不懂《西遊記》真正的價值。

“你不說我確實沒有注意到。”

“媽呀,我剛剛翻看了一下原文,毫無差錯。紅孩兒、黑熊精、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這些妖怪,最後都回到了主人身邊修成正果。而白骨精、虎力大仙、豹子精等妖怪,全都慘死在孫悟空棒下。”

“這是怎麼回事?刻意的還是偶然的?”

“細思極恐。”

“……”

網友們的想象力是豐富的。

當他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後,瞬間各種各樣的分析呼之欲出。

某資深讀者:“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突然頭皮發麻。”

某北美網友:“或許我們現在看到的《西遊記》隻是它的表麵,而它更深層次的意義我們並沒有發現?”

終於,文學界有人出聲。

一名傳統家說道:“如果將《西遊記》裡麵的世界比喻成我們的現實世界,那它暗中展示的其實是一個到處都是人吃人的可怕社會。哪怕這些人犯下了滔天大罪,最後隻要有強大的背景,都會安然無恙。但若是你孤身一人,那最後就會成為替死鬼。這的情況,不正是展示出了一個黑暗、殘酷又現實的當今社會?”

這個觀點極為震撼。

幾乎所有人看到後,一顆心都變得窒息。

“好像真的是這樣。”

“越想越頭皮發麻。”

“天哪,越想越發現是這麼一回事。當帶入到現實世界的時候,我作為一個普通人一下子就感覺到了那種深深的無力感。”

“突然感覺《西遊記》並不是一部爽文了,而是在爽文的背後,帶著深深的痛苦和無奈。”

“……”

許多人瞳孔變大,心中開始翻滾。

這時候他們終於意識到,或許《西遊記》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至少,它跟其它幻想不一樣,不是純粹的爽文。

就在這個時候。

突然又有一名文學愛好者發聲:“在故事的最後,我們看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成功,證得正果。但是你們真覺得這是圓滿的結局嗎?”

嗯?

啥意思?

許多人一下子愕然。

這不是圓滿的結局,那什麼是圓滿?

這名文學愛好者道:“在的最後,孫悟空修成正果,成為了鬥戰聖佛,對於這事你們難道沒有一丁點兒懷疑?當初那個桀驁不馴、敢於一人對抗天庭的齊天大聖,甚至有著緊箍咒的約束時,都敢於對抗唐僧的潑猴,怎麼可能最後一下子變成了沉默寡言的鬥戰勝佛?這是第一個疑點。

第二個疑點:孫悟空是拜在菩提老祖門下的,屬於道教弟子。菩提老祖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弟子成為佛門的人?並且孫悟空本人都沒有意見?

所以順著這個思路,我在想一件事情:當初在真假美猴王那一段,死的真的是六耳獼猴嗎?畢竟在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全天下人都分辨不了它們的真假,唯有如來才能看穿。”

當看到這段話。

藍星不知道有多少讀者,後背發冷。

剛開始他們看書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那麼深,可此刻他們細細回想了一下劇情,再對照這名讀者的分析,登時一個個心都開始劇烈跳動。

事情變得不簡單了。

至少他們在深思的時候,發現這個觀點並不是胡亂說的,而是真的有這樣的問題。

那就是:

真的孫悟空已經死了?

鬥戰勝佛是六耳獼猴?

哪怕這樣的結論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卻沒有人說它荒唐,因為最後鬥戰勝佛的性格的確大改,完全不符合齊天大聖的人設。

可如果是真的,那才是大事。

說明《西遊記》最後根本就不是什麼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而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

孫悟空桀驁了一生,他隻是想圖一個自由身,卻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最後自己為了獲得重生,隻能護送唐僧西天取經。

在經曆九九八十一難後,本來以為自己會修得正果。然而最後卻發現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自己被如來欺騙了,死在了如來手裡。他的努力和奮鬥根本就沒有迎來最後的自由,而是落得一個身死道消的結果。

可憐。

可悲。

可歎。

當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再也沒有人將《西遊記》當成一部簡單的爽文來看。

許多文人加入了進來。

他們越是研究,越是發現這部完全不是之前想象的那麼簡單。

譬如:

一名作家分析:“在西遊的世界裡,妖怪吃人、人吃人、下凡的神仙也吃人。在故事中看似是唐僧師徒在經曆九九八十一難,但其實卻是揭露性命如草芥老百姓的悲慘人生。比如:剛開始的豬八戒隨便捉個人便吃他娘,靈感大王理直氣壯向村民要童男童女上供,金翅大鵬鳥將獅駝國一國男女吃了個乾乾淨淨。所以,它哪裡寫的是什麼爽文,而是在映射現實,揭露了黑暗而殘酷卻又悲慘無奈的現實。”

又一名作家點評:“《西遊記》的悲觀是很明顯可見的。唐僧之所以能成佛,是因為他順應了佛祖的意願;孫悟空能成佛,是由於他拋棄了桀驁和自由;沙僧和豬八戒亦是如此,他們最終得到的結果,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夢想。這是不是代表著:你如果要成功,就必須拋棄自己原有的東西,甚至要失去自我和尊嚴。但這樣的人生,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這也是我們許多人在生命中會經曆的無奈。”

驚天的點評,一個接一個。

有人說這是過度解讀。

但更多的人卻覺得很有道理。

因為他們在重讀《西遊記》的時候,都能夠感受到不一般的意境。

為何《羅斯奇幻之旅》沒有這樣的深意?

為何其它幻想沒有這樣的解讀?

為何偏偏是西遊?

這說明,這篇的確值得深思。

許多讀者驚歎。

“看了這些點評,我發現《西遊記》白讀了。”

“如果你細細品味,真的能注意到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是的,重讀才發現了許多細節。”

“甚至唐僧重生都是一個大坑。”

“……”

更是有作家分析:“哪裡有什麼西遊記?隻不過是一個人的心路曆程罷了。整部西遊的故事,其實說白了就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在經曆了各種艱險阻攔,克服了心理和行為障礙後,才能獲得人生的真諦。

孫悟空代表的是人心,它由石頭變化而來,說明每個人生來都有靈性,生來就桀驁、憧憬自由和快意人生。而豬八戒代表情欲,這是所有人都要經曆的過程。沙和尚代表悟出本性純淨,隻有努力修行的人才能找到自性成佛。白龍馬代表意誌力,必須要忍受屈居人下,堅持不懈的意誌,跨越重重困難。